[發明專利]防窗戶凝露空調器以及防窗戶凝露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08981.4 | 申請日: | 202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25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博鵬;陳會敏;呂偉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89 | 分類號: | F24F11/89;F24F11/88;F24F11/64;F24F11/65;F24F13/22;B60J1/00;F24F110/10;F24F110/20;F24F13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匯東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劉長江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窗戶 空調器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窗戶凝露空調器以及防窗戶凝露控制方法。該防窗戶凝露控制方法包括:對窗戶進行溫度檢測,得到第一窗戶溫度;判斷第一窗戶溫度是否在預設溫度范圍內;若是,通過空調器室內機配置的防霧劑模塊釋放防霧劑至窗戶表面,以使防霧劑在窗戶表面形成防霧涂層。本發明的方案能夠防止窗戶產生凝露,給用戶帶來較佳的使用體驗。并且,本發明的方案能夠根據窗戶的溫度自動判斷是否需要釋放防霧劑,從而更加智能地防止窗戶產生凝露,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空調(智慧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窗戶凝露空調器以及防窗戶凝露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家庭環境中,當室內外溫差較大時,熱空氣遇冷窗后會形成水珠,這些水珠順窗戶流淌至墻壁容易造成污染,用戶體驗不佳。此外,在車內環境中,當車內外溫差較大時,水蒸氣也容易凝結在車輛擋風玻璃和車窗上,形成露水,影響了駕駛員和乘客視線,造成安全隱患。綜合考慮,在設計上需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預防或減少窗戶凝露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預防或減少窗戶凝露的基于空調器的防窗戶凝露控制方法,其能夠根據窗戶的溫度自動判斷是否需要釋放防霧劑,從而更加智能地防止窗戶產生凝露。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前預知凝露的產生,以在凝露產生之前對窗戶進行防凝露處理,為用戶帶來高舒適度的使用體驗。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防窗戶凝露空調器。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空調器的防窗戶凝露控制方法,空調器室內機配置有用于釋放防霧劑的防霧劑模塊,防窗戶凝露控制方法包括:
對窗戶進行溫度檢測,得到第一窗戶溫度;
判斷第一窗戶溫度是否在預設溫度范圍內;
若是,通過防霧劑模塊釋放防霧劑至窗戶表面,以使防霧劑在窗戶表面形成防霧涂層。
可選地,在對窗戶進行溫度檢測,得到第一窗戶溫度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獲取空調器室內機的工作環境空間的環境溫度以及環境濕度;
根據環境溫度和環境濕度并獲得室內空氣露點溫度。
可選地,在對所述窗戶進行溫度檢測,得到第一窗戶溫度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獲取天氣預報信息;
基于天氣預報信息預測空調器室內機的工作環境空間的外部溫度的變化情況,并在預測到外部溫度在預設時間段內會下降至室內空氣露點溫度時,開始對窗戶進行溫度檢測,以得到第一窗戶溫度。
可選地,通過防霧劑模塊釋放防霧劑至窗戶表面的步驟,包括:
獲取窗戶的表面面積;
根據表面面積調整防霧劑模塊釋放防霧劑的釋放量,并使釋放量隨表面面積的增大而增大。
可選地,通過防霧劑模塊釋放防霧劑至窗戶表面的步驟,包括:
獲取空調器室內機與窗戶中心點的距離;
根據距離調整防霧劑模塊釋放防霧劑的釋放速度,并使釋放速度隨距離的增大而增大。
可選地,在通過防霧劑模塊釋放防霧劑至窗戶表面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運行熱吹風模式。
可選地,在熱吹風模式下,空調器室內機配置成按照朝向窗戶的方向進行定向送風,以通過空調器室內機送出的氣流對窗戶進行加熱。
可選地,按照朝向窗戶的方向進行定向送風的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89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裂紋釉和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橡膠地板生產的色差降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