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道路路基取芯用污水收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07977.6 | 申請日: | 202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62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平 |
| 主分類號: | E02D1/08 | 分類號: | E02D1/08;B08B9/087;B08B7/02;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龍 |
| 地址: | 571200 海南省***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路 路基 取芯用 污水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道路路基取芯用污水收集裝置,屬于道路檢測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底座、收集機構和驅動機構,底座的底部開設有瀝青填充槽,收集機構包括收集罩和防濺套筒,收集罩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排水管,防濺套筒的頂部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兩側分別設置為內筒壁和外筒壁,驅動機構包括轉軸,轉軸的外壁活動卡接有清掃板,轉軸的底部外壁活動安裝有鉆頭。本發明通過兩組不同大小的清掃板交錯設置,可以實現較大的一組清掃板在轉動時會撞擊到撥片,撥片在第一空腔內撞擊帶動第一彈性球增加反彈撞擊的力度,在較強的震動力下,內筒壁的側壁上附著的污泥被震落,且第一排水孔的內部也由于震蕩力防止污水中雜質導致第一排水孔堵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收集裝置,涉及道路檢測輔助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道路路基取芯用污水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路路面工程質量評定標準規定了路面結構層厚度作為工程質量的關鍵指標,路面結構層厚度評價方式要求使用混凝土鉆孔取芯機進行破壞性試驗進行,前期施工單位自檢需要按照規范頻率鉆取大量芯樣,后期工程驗收階段監理單位、業主單位、質監站都需要按照規范檢測頻率鉆取大量芯樣,從路面結構層鋪筑到交工驗收需要鉆取大量芯樣來支撐工程質量評定。
在路面基層取芯尤其是瀝青混合料面層取芯時,由于鉆孔取芯機的鉆頭是采用人造金剛石,在鉆取芯樣的過程中需要用水來冷卻鉆頭,冷卻水和材料粉末會產生大量的污水,由于鉆孔取芯機鉆頭高速旋轉污水隨機被拋揚到路面上,對路面造成嚴重污染影響瀝青層之間的粘結降低路面結構使用壽命,且污水拋揚造成鉆孔取芯機操作人員衣服鞋子受污染,對取芯作業造成諸多不便,對于該問題現有技術中對鉆頭外部增加了污水收集裝置。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
1、現有技術中,污水收集裝置存在內壁污泥附著的問題;
2、現有技術中,對一些污水收集裝置來說會高度較低,進而達不到完全防止鉆孔取芯機鉆頭高速旋轉污水被甩出裝置外部的幾率,該種污水收集裝置的適用性變差,因此需要進行結構創新來解決具體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道路路基取芯用污水收集裝置,其中一種目的是為了具備防濺功能,解決工作人員衣物污染的問題;其中另一種目的是為了解決污水收集的問題,以達到防止路面結構受損的效果,其中再一種目的是為了具備清理功能,方便在工作同時清理內壁,有利于延長套筒使用壽命,解決了防濺套筒內壁附著污泥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道路路基取芯用污水收集裝置,包括底座、收集機構和驅動機構,所述底座的底部開設有瀝青填充槽,所述收集機構包括收集罩和防濺套筒,所述收集罩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排水管,所述防濺套筒的頂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兩側分別設置為內筒壁和外筒壁,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轉軸,所述轉軸的外壁活動卡接有清掃板,所述轉軸的底部外壁活動安裝有鉆頭。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內筒壁的內部開設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采用多個傾斜設置,每兩個所述第一排水孔的中間開設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內壁設置有反彈塊,所述第一空腔的內部設置有第一彈性球,所述第一彈性球采用多個設置,每個所述第一空腔靠近轉軸的一側貫穿設置有撥片。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撥片遠離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彈性球,所述撥片靠近第一彈性球的一端內部開設有第三空腔,所述撥片遠離第一彈性球的一端內部開設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彈性球。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防濺套筒的下端開設有第二排水孔,所述外筒壁的內部開設有排水口,所述內筒壁的頂部活動卡接有沉積板,所述沉積板的內部設置有第三排水孔,所述沉積板的底部設置有沉積彎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平,未經李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79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