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及時發現鈍角避免浪費物料的磨削刀頭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07487.6 | 申請日: | 202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8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永強 |
| 主分類號: | B24B49/00 | 分類號: | B24B49/00;B24B53/007;G01N3/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及時 發現 鈍角 避免 浪費 物料 磨削 刀頭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磨削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及時發現鈍角避免浪費物料的磨削刀頭檢測裝置,包括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側壁中貫穿有活動塊,活動塊的底側壁處貫穿有連接索,連接索遠離活動塊的一端貫穿于活動板的內側壁中,活動板的側壁處活動連接有活動條,活動板的內部貫穿有壓板、氣囊、底板。若是連接桿的側壁處和支桿的側壁對接卡合時,即可帶動滑板的側壁和活動柱的側壁處貼合,可擠壓滑板的內側壁,滑板的側壁擠壓推桿的側壁處,此時活動塊的側壁處可向連接軸的側壁處靠攏,可帶動活動板內側壁中的壓板的側壁處壓縮,使得活動板的側壁之間的夾板都緊密貼合,可順利進行貼合,也可去除刀具側壁處的碎屑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磨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及時發現鈍角避免浪費物料的磨削刀頭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對家具和玩具等木制品、鋁合金門窗和車門板等金屬制品進行加工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對材料進行磨削操作,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制品的需求量十分龐大,因此,在很多工廠中,磨削操作都是使用磨床等機械設備來完成。
在磨削時,磨削刀頭以立式或臥式的形式安裝在磨床上,被電機驅動高速旋轉,在將物料品放置固定好后,刀頭沿著物料表面進行移動磨削,由于磨削是通過刀頭與物料的高速摩擦來實現的,因此,刀頭也就容易被損耗變鈍,變鈍之后會導致磨削不光滑產生毛刺、物料被浪費以及磨削效率低等問題,需要及時進行更換,目前多是通過工人目視檢查的方法來檢查刀頭,存在不能在刀頭變鈍后及時發現的問題。
發明內容
(一)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及時發現鈍角避免浪費物料的磨削刀頭檢測裝置,包括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側壁中貫穿有活動塊,活動塊的底側壁處貫穿有連接索,連接索遠離活動塊的一端貫穿于活動板的內側壁中,活動板的側壁處活動連接有活動條,活動板的內部貫穿有壓板、氣囊、底板,壓板、氣囊、底板的軸心處貫穿有主桿,所述活動塊的內側壁處貫穿有連接軸,連接軸的側壁斜上角處活動連接有連接桿,連接軸的側壁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桿,連接軸遠離連接桿的一側活動連接有活動柱,連接軸遠離支桿的一側斜下角滑動連接有滑板,滑板的側壁中滑動連接有推桿。
優選的,所述活動板的側壁是由多塊分板活動連接組成,當氣囊的側壁處于鼓脹狀態時,可將活動板的側壁支撐起。
優選的,所述氣囊的側壁貫穿于壓板和底板的側壁之間,壓板向下按壓底板時,可按壓氣囊的側壁。
優選的,所述主桿的底端固定連接于連接索的底端,壓板的側壁壓縮的過程中,可將氣體通過主桿壓縮至連接索的內部,再傳遞至活動塊的內層,方便去除刀片側壁處的潮濕氣體。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側壁卡接于支桿的側壁中,連接桿的側壁可從上至下卡接至支桿的側壁中。
優選的,所述滑板的側壁卡接于活動柱的側壁處,滑板的側壁受連接桿側壁處帶動,可滑動靠近活動柱的側壁中。
優選的,所述活動塊的側壁固定連接于壓板的側壁處,活動塊的內側壁中的連接軸側壁處發生變化時,活動塊可帶動壓板上下移動。
(二)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及時發現鈍角避免浪費物料的磨削刀頭檢測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及時發現鈍角避免浪費物料的磨削刀頭檢測裝置,若是連接桿的側壁處和支桿的側壁對接卡合時,即可帶動滑板的側壁和活動柱的側壁處貼合,可擠壓滑板的內側壁,滑板的側壁擠壓推桿的側壁處,此時活動塊的側壁處可向連接軸的側壁處靠攏,可帶動活動板內側壁中的壓板的側壁處壓縮,使得活動板的側壁之間的夾板都緊密貼合,可順利進行貼合,也可去除刀具側壁處的碎屑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永強,未經陳永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74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芯片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身份認證方法、裝置和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