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06643.7 | 申請日: | 202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46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寒冰;白帆;王淞楠;孫淑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慶丹楓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8 | 分類號: | E21B33/128;E21B23/06;E21B2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3000 黑龍江省大慶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式 可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涉及油井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包括右端管,所述右端管的左側固定安裝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內部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部活動安裝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環的內腔固定套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內腔活動套接有推動錐,所述固定環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左端管。該一體式可溶橋塞,通過在左端管的內部活動套接有內封液管,在內封液彈簧的左端連接內封液彈簧,使內封液彈簧的左側連接有封液片,使封液片的直徑值大于擋片的直徑值,在使用時,由通液管的左側流向的液體會將封液片向右推動,使封液片與擋片閉合,進而實現封住通液管的作用,起到封液的效果避免可溶球的運動不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井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
背景技術
橋塞的作用是油氣井封層,具有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準確的特點,分為永久式橋塞和可取式橋塞兩種。利用電纜或管柱將其輸送到井筒預定位置,通過火藥爆破、液壓坐封或者機械坐封工具產生的壓力作用于上卡瓦,拉力作用于張力棒,通過上下錐體對密封膠筒施以上壓下拉兩個力,當拉力達到一定值時,張力棒斷裂,坐封工具與橋塞脫離。此時橋塞中心管上的鎖緊裝置發揮效能,上下卡瓦破碎并鑲嵌在套管內壁上,膠筒膨脹并密封,完成坐封。
在現有的可溶式橋塞的使用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就是現有的橋塞在使用過程中通常是利用可溶球進行封口,在將橋塞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后,通過下放可溶球,在可溶球下放的過程中,難以保證可溶球能運動至橋塞前段,可能可溶球會卡進橋塞前段的爆破縫隙內,且現有的橋塞的固定方式也存在一些風險,可能會出現固定部牢固的現象,導致橋塞的使用效果欠佳,為此,我們提出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包括右端管,所述右端管的左側固定安裝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內部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部活動安裝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環的內腔固定套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內腔活動套接有推動錐,所述固定環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左端管,所述左端管的內腔開設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的內部活動套接有內封液管,所述內封液管的內部固定套接有支撐條,所述內封液管的內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支撐條左側的擋片,所述支撐條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內封液彈簧,所述內封液彈簧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封液片,所述左端管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膠片固定環,所述左端管的外部活動套接有活動環,所述活動環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條,所述連接條的左側固定安裝有外彈簧套,所述外彈簧套的內部活動套接有內彈簧套,所述外彈簧套的內腔固定安裝有支撐彈簧,所述左端管的外部固定連接有橡膠片。
可選的,所述擋片位于支撐條的左側,所述內封液彈簧向左延伸至擋片的左側,所述擋片的內側與內封液彈簧的外側不接觸。
可選的,所述擋片呈環形,所述封液片的外徑值大于擋片的內徑值,所述封液片位于擋片的左側。
可選的,所述推動錐的外側與通液管的內側貼合,所述推動錐的右側呈錐形,所述推動錐的左側呈柱形。
可選的,所述固定片呈扇形片狀,所述固定環的內部活動套接有多個固定片,所述固定環呈環形,所述推動錐位于固定環的左側。
可選的,所述內彈簧套向下延伸至外彈簧套的外部,所述支撐彈簧的頂端與外彈簧套的內腔頂壁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彈簧的底端與外彈簧套的內腔的底壁固定連接。
可選的,所述外彈簧套的左側與左端管的左側位于同時豎直平面,所述連接條的底端與油管的內壁貼合。
可選的,所述通液管的內徑值與內封液管的外徑值和推動錐與固定環的外徑值相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體式可溶橋塞,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慶丹楓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大慶丹楓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66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