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別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及其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05136.1 | 申請日: | 202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27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繼永;鄭司浩;曾燕;劉美娟;尚興樸;趙莎;王浩;劉國城;靜一;孫文靜;朱亞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中藥有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Q1/6869;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聯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史光偉;張迎新 |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內蒙古 黃芩 snp 分子 標記 及其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鑒別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及其方法與應用,所述分子標記包括19個SNP分子標記,所述19個SNP分子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19所示。本發明的鑒別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物及其方法與應用,采用基因組學技術,在黃芩基因組層面獲得SNP標記,能夠快速準確確定所檢測的黃芩產地是否為內蒙古產地。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學分子標記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鑒別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物及其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黃芩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中藥材,其以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市場上70%的中成藥都含有黃芩,如常用的中成藥清開靈口服液、雙黃連顆粒/口服液/凍干粉針、銀黃片/銀黃顆粒/銀黃口服液、小柴胡膠囊/小柴胡片/小柴胡顆粒、龍膽瀉肝丸、固經丸等。黃芩主要產于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山東、山西、陜西等地,不同產地的黃芩藥材的藥效質量差異較大。藥材的“道地性”是由于各個地區生態環境差異導致藥材的藥效不同,特定的地理氣候種植的特定的藥材,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也是道地藥材的精髓。
黃芩產地的鑒別一直是黃芩物種鑒定的技術難點,也是當前中藥資源產業面臨的行業難題。當前黃芩產地鑒別多運用性狀鑒別及顯微鑒別等方法,依賴個人經驗及主觀判斷,準確性不高,技術可推廣性不強。
而對于黃芩生產量較大的內蒙古地區,如何將其生產的黃芩與其他地區生產的黃芩進行區分,是中藥鑒別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鑒別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物及其方法與應用。
一種鑒別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所述分子標記包括19個SNP分子標記,所述19個SNP分子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19所示。
進一步地,所述19個SNP分子標記的位點堿基如下所示。
進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待測樣本DNA;
對檢測合格的待測樣本DNA進行建庫測序,獲得樣本DNA測序數據;
對所述樣本DNA測序數據進行質控,獲得樣本DNA質控數據;
將所述樣本DNA質控數據與參考序列進行比對、去重以及SNP檢測得到待測樣本SNP基因;
將相同染色體位置處的所述待測樣本SNP基因與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進行比對,判斷是否有18-19個所述待測樣本SNP基因與所述內蒙古產黃芩的SNP分子標記相同:
若有,則判斷待測樣本為內蒙古產地黃芩;若沒有則待測樣本為非內蒙古產地黃芩。
進一步地,所述待測樣本DNA的測序采用高通量測序。
進一步地,所述對所述樣本DNA測序數據進行質控包括:
對所述樣本DNA測序數據的原始reads進行過濾;
所述過濾規則包括:
去掉接頭序列;
去掉序列中N的數量小于等于序列長度2%的reads;
去掉測序質量低于20的堿基數量超過序列長度的40%的reads。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樣本DNA質控數據與參考序列進行比對、去重以及SNP檢測得到待測樣本SNP基因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中藥有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中藥有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51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