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閥門排水收集引流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03370.0 | 申請日: | 2021-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7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傳福;周雁穎;蘭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核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9/07 | 分類號: | G21C19/07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閆兆梅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核電站 放射性 污染 閥門 排水 收集 引流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核電站維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閥門排水收集引流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上部筒體、下部半殼體和排放控制閥;其中,上部筒體與兩個下部半殼體連接,兩個下部半殼體對稱連接,組合成下部筒體,排放控制閥設在下部半殼體下端。本發明能夠有效解決核電站閥門放射性廢水排水沾污場地及跑水問題,并且省時、省力,消除閥門拆卸時由于可能會閥門內部介質大量流出,維修人員沒有應對措施,因而導致跑水,因此導致的場地污染或者是人員體表沾污風險,以及持續跑水對系統安全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核電站維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閥門排水收集引流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核電站大修期間需要對某些低水位閥門進行解體大修,對這些低水位閥門進行解體大修前需要排凈其所在系統的介質,由于某些系統設計的原因,最低點并無排水管,需要解體低點位置的閥門進行排水。通過解體閥門排水時,需要使用塑料布臨時包裹閥門,制作成簡易漏斗進行排水,由于塑料袋密封不嚴,形狀不規則等原因,這樣的排水方式極易造成跑水及放射性污染。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閥門排水收集引流裝置及方法,解決現有的放射性沾污及容易跑水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閥門排水收集引流裝置及方法,解決現有排水方式極易造成跑水及放射性污染的問題。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
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截止閥排水收集引流裝置,該裝置包括上部筒體、下部半殼體和排放控制閥;
其中,上部筒體與兩個下部半殼體連接,兩個下部半殼體對稱連接,組合成下部筒體,排放控制閥設在下部半殼體下端。
所述的上部筒體通過緊固螺栓與下部半殼體連接。
所述的一個下部半殼體通過緊固螺栓與另外一個下部半殼體連接。
所述的上部筒體與下部半殼體中間的密封槽內設有密封環。
所述的兩個下部半殼體的密封槽內設有下部殼體密封條。
所述的下部半殼體邊緣設有半圓形孔,兩個下部半殼體組合構成閥門接管孔,閥門接管從閥門接管孔中通過。
所述的閥門接管孔邊緣設有閥門接管密封圈。
所述的上部筒體頂端粘接連接橡膠手套,橡膠手套深入到上部筒體內。
所述的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閥門排水收集引流裝置的引流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使閥門接管穿過閥門接管孔,并用緊固螺栓進行緊固;
步驟2,閥門拆卸時,通過橡膠手套對閥門進行解體,并通過排放控制閥進行排水;
步驟3,緊急狀況時,需要立即回裝閥門時,通過橡膠手套對閥門進行操作回裝,恢復閥門和系統。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1)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2)本發明能夠有效解決核電站閥門放射性廢水排水沾污場地及跑水問題,并且省時、省力,消除閥門拆卸時由于可能會閥門內部介質大量流出,維修人員沒有應對措施,因而導致跑水,因此導致的場地污染或者是人員體表沾污風險,以及持續跑水對系統安全的影響;
(3)本發明可以在緊急狀態時對核電站閥門進行恢復,可以保證緊急狀態下閥門回裝;
(4)本發明裝置帶有透明可視功能,可實時觀察閥門拆解及排水過程中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核電站放射性污染閥門排水收集引流裝置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核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33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