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道車輛接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03272.7 | 申請日: | 2021-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4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瑩瑩;林祥禮;楊東軍;耿昊;宋彬;潘月貞;張俊;侯照展;趙相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9/64 | 分類號: | H01R39/64;H01R4/64;B61C17/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張媛媛 |
| 地址: | 266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車輛 接地裝置 | ||
1.一種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包括,
端蓋,所述端蓋上設置有接線點,所述端蓋內還設置有碳刷;
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的上端面與所述端蓋的下端面固定連接,且所述連接體與車體固定連接;所述連接體內貫穿設置有容納腔,且所述容納腔的上下兩端均為開口;
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包括,
摩擦盤組件,所述摩擦盤組件設置于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摩擦盤組件與所述連接體的開口相對應設置,使得所述摩擦盤組件與所述碳刷相接;所述摩擦盤組件包括摩擦盤本體和摩擦盤底座,其中,所述摩擦盤本體與所述碳刷相接,所述摩擦盤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設置有所述摩擦盤本體;
轉換器,所述轉換器的一端與所述連接體轉動相接,其另一端與車軸固定相接;且所述轉換器與所述摩擦盤組件固定相接;
旋轉輔助件,所述旋轉輔助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轉換器上且與所述連接體轉動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連接體的容納腔內且與所述摩擦盤底座相接;所述摩擦盤底座上設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內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摩擦盤本體相接,其另一端與所述旋轉輔助件相接;
其中,在車軸轉動時,所述轉換器能夠帶動摩擦盤底座和摩擦盤本體同時轉動,所述端蓋和連接體與車體保持相對靜止;且通過所述摩擦盤組件和轉換器使得碳刷能夠將電流傳遞至車軸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
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摩擦盤本體固定相接;
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旋轉輔助件固定連接;
導線,所述導線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接,其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內設置有彈性組件,所述彈性組件的一端與所述摩擦盤底座相接,其另一端與所述旋轉輔助件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組件包括,
彈簧,所述彈簧一端設置于所述摩擦盤底座的第一空腔內,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摩擦盤底座的第一空腔外部;
導套,所述導套的一端套設于所述彈簧內,其另一端延伸出彈簧且與所述旋轉輔助件固定連接;且通過所述導套使得所述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輔助件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轉換器固定相接;
導向部,所述導向部的一端與所述固定部相接,其另一端朝延伸至連接體的容納腔內且與摩擦盤底座相接;
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由所述固定部延伸至所述導向部,使得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導向部相貫通;且所述摩擦盤底座設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的容納腔內設置有軸承,且所述軸承的外側壁與所述容納腔的內壁相接,所述軸承的內側壁與所述導向部的外壁相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上設置有連接臂,所述連接臂上設置有連接孔,通過所述連接孔使得所述連接體與車體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接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與所述端蓋的相接面上涂有銀粉導電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327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