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InAs/GaSb超晶格的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03179.6 | 申請日: | 2021-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83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謝國強;覃治鵬;周易;陳建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S3/098 | 分類號: | H01S3/09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張寧展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inas gasb 晶格 紅外 半導體 飽和 吸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InAs/GaSb超晶格的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其特征在于,包括:
GaSb襯底;在該GaSb襯底的下表面鍍有高透膜;
InAs/GaSb超晶格,該InAs/GaSb超晶格制作在所述GaSb襯底上;
反射膜,該反射膜制作在所述InAs/GaSb超晶格上;
所述的反射膜由多對ZnS和YbF3膜層構成,且所述的YbF3膜層與所述InAs/GaSb超晶格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As/GaSb超晶格的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反射膜的上表面粘接有熱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As/GaSb超晶格的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nAs/GaSb超晶格包括交替生長的GaSb層和InAs層,在所述的GaSb層和InAs層之間包含InSb過渡層調節材料失配,所述的InAs/GaSb超晶格的周期為20-100,每個周期內InAs和GaSb的厚度為5-30個原子層,可覆蓋中波到長波的紅外吸收,其具體厚度根據激光波長和超晶格材料吸收系數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As/GaSb超晶格的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nAs/GaSb超晶格位于駐波光場的波峰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As/GaSb超晶格的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膜是周期性YbF3/ZnS薄膜堆疊而成,YbF3和ZnS薄膜的厚度均為激光中心波長的四分之一。
6.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InAs/GaSb超晶格的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對GaSb半導體基片拋光獲得GaSb襯底;
然后,采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在GaSb襯底上交替生長短周期結構的InAs納米層、InSb過渡層、GaSb納米層形成InAs/GaSb超晶格;
其次,利用真空離子束濺射技術在InAs/GaSb超晶格表面和襯底表面分別鍍上反射膜和高透膜;
最后,將制備的樣品通過導熱膠粘貼在高熱導率的金屬熱沉上,制備成中紅外半導體可飽和吸收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未經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317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GaAs基InAs/GaSb超晶格紅外光電探測器及其制作方法
- GaAs基InAs/GaSb超晶格近紅外光電探測器及其制作方法
- HPT結構的InAs/GaSb超晶格紅外光電探測器
- Ⅱ類超晶格窄光譜紅外光電探測器材料的外延生長方法
- 用分子束外延(MBE)在GaSb襯底上無催化制備GaSb納米線的方法
- 在硅襯底上變溫生長InAs/GaSb超晶格紅外探測器GaSb緩沖層的方法
- 一種基于GaSb的Ga<sub>x</sub>In<sub>1-x</sub>Sb/GaSb串聯結構熱光伏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短波/中波/長波三波段紅外探測器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增強銻基超晶格材料光致發光信號的方法
- GaSb焦平面紅外探測器的制備方法及GaSb焦平面紅外探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