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混組合梁橋的行車振動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02015.1 | 申請日: | 2021-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0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尤平;張立奎;王佐才;陳兆龍;楊洋;黃勇;陳亮;柴繼樂;李潔;黃榮軍;劉守苗;金大帥;李德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00 | 分類號: | E01D1/00;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陸麗莉;何梅生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行車 振動 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混組合梁橋的行車振動控制裝置,是在工字鋼梁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橫向減振結構,該橫向減振結構是在工字鋼梁的下翼緣上設置有“凸”型基座,“凸”型基座上固定連接有豎直柱體,豎直柱體與“凸”型基座的側面連接第一套桿,豎直柱體外側面固定連接軸承支架,軸承支架外側轉動連接軸承,軸承外側固定連接主動齒輪,豎直柱體上部滑動連接有從動推桿,從動推桿的外側面有從動齒條,并與主動齒輪嚙合;同時主動齒輪與主動套桿的一端固連;主動套桿的另一端通過轉動較與混凝土橋面板上的另一墊板固連;兩橋墩之間設置n根豎直套桿,且呈“叉”型分布。本發明不僅能減少豎向振動,還能有效提供水平阻尼,以增強結構整體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減振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鋼-混組合梁橋的行車振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鋼-混凝土連續組合梁橋中,由于鋼材抗拉強度高,混凝土抗壓性能好,使得處于正彎矩區的組合梁恰好發揮了鋼材和混凝土優越的材料性能,因此被廣大橋梁工程師接受和認可。車輛在橋梁上運行時,會對橋梁結構產生動力沖擊,使橋梁產生振動,而橋梁結構的振動又反過來對橋上運行的車輛產生影響。這樣,車輛振動和橋梁結構的振動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復雜的多自由度振動系統。因此,研究鋼板組合梁橋由車輛移動荷載導致的橋梁結構振動問題對于橋梁結構的健康監測以及保障行車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鋼板組合梁橋的減振裝置大多是單向控制,重點關注橋梁豎向振動,往往忽視了橋梁橫向振動的危害。橋梁橫向振幅過大不僅會產生顛簸影響行車舒適性,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車輛行駛安全。同時,大部分減振裝置無法分級工作,降低了減振裝置實際耗能減振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避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鋼-混組合梁橋的行車振動控制裝置,以期能減少橋梁豎向和橫向振動,以增強結構整體穩定性,從而保證車輛安全行駛。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鋼-混組合梁橋的行車振動控制裝置,所述鋼-混組合梁橋包括:混凝土橋面板、工字鋼梁和橋墩;其特點是:在橋墩上的工字鋼梁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橫向減振結構;所述橫向減振結構是在工字鋼梁的下翼緣上設置有“凸”型基座1,在所述“凸”型基座上固定連接有豎直柱體,在所述豎直柱體與“凸”型基座的側面之間連接第一套桿;在所述豎直柱體上部滑動連接有從動推桿;所述從動推桿的頂部與第三彈簧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三彈簧與混凝土橋面板上的墊板固連;所述從動推桿的外側面有從動齒條,并與主動齒輪嚙合,且所述主動齒輪與主動套桿的一端固連,所述主動套桿的另一端通過轉動較與混凝土橋面板上的另一墊板固連;
相鄰兩個工字鋼梁的橫向減振結構的“凸”型基座之間固定連接有底板,在所述混凝土橋面板與底板之間設置n個豎直套桿,在所述豎直套桿內設置第四彈簧,在所述第四彈簧的中部串接有第三質量球;每個豎直套桿內的第三質量球均通過連桿互連為一體,使得各質量球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發明所述的行車振動控制裝置的特點也在于,在所述豎直柱體的頂部設置有“八”字型支撐架。
所述第一套桿和所述主動套桿的內部均設置彈簧,且所述彈簧的中部串接質量球。
兩橋墩之間設置五根豎直套桿,且呈“叉”型分布,中間豎直套桿內的第三質量球通過連桿分別與另外四根豎直套桿內的第三質量球連接。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發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根據鋼-混組合梁橋構造特性,利用行車振動控制裝置加強了鋼板組合梁橋混凝土板、工字鋼梁及橋墩的聯系,從而增加了橋體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20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