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中繼通信的中繼裝置、控制方法和程序在審
| 申請號: | 202080094411.5 | 申請日: | 2020-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23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武田洋樹;渡邊伸吾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迪迪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22 | 分類號: | H04W40/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霍玉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中繼 通信 裝置 控制 方法 程序 | ||
一種中繼裝置,其通過無線對基站裝置和終端裝置之間的通信進行中繼,該中繼裝置執行以下步驟:當在經由中繼路徑與第一基站裝置連接的期間變更了中繼路徑中的無線連接的連接目的地裝置的情況下,判定經由變更了的連接目的地裝置而連接的基站裝置是第一基站裝置還是與第一基站裝置不同的第二基站裝置;以及,在經由變更了的連接目的地裝置而連接的基站裝置是第二基站裝置的情況下,執行與變更后的中繼路徑有關的第一設定,并在經由變更了的連接目的地裝置而連接的基站裝置是第一基站裝置的情況下,執行與第一設定不同的第二設定、即與變更后的中繼路徑有關的第二設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繼裝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中繼通信中的路徑設定技術。
背景技術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中,已經探討了一種技術,在該技術中,將方法應用于待在第五代(5G)無線通信網絡中可用的回程鏈路,在該方法中,終端裝置接入網絡(參見非專利文獻1)。這種技術被稱為接入和回傳一體化(IAB,Integrated Access andBackhaul)。例如,被稱為IAB節點的中繼裝置使用無線鏈路與5G基站裝置(IAB donor:IAB宿主節點)建立連接。此時,可以通過建立無線鏈路將IAB節點直接地連接到IAB宿主節點,也可以通過與直接地或間接地連接到IAB宿主節點的另一IAB節點建立無線鏈路,而將IAB節點間接地連接到IAB宿主節點。在該系統中,在IAB宿主節點中,經由每個IAB節點構成的每條中繼路徑都添加有用于標識該中繼路徑的標識符。通過將與中繼路徑之一相對應的被稱為BAP路由ID(BAP routing ID)的標識符包括在內作為指示應該經由其中繼信號的路徑的信息來發送傳輸目標信號。另外,BAP由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回傳適配協議)的首字母構成。此外,該信號包括指示中繼路徑中的終端節點(例如,已經與下行鏈路中的終端裝置直接地建立無線鏈路的節點)的目的地信息。每個IAB節點將每條中繼路徑的標識符和用于指明每條中繼路徑中的信號的下一個轉發目的地的IAB節點的信息相互關聯地存儲。在接收到信號后,IAB節點判定自身裝置是否為信號的中繼路徑中的終端節點。如果自身裝置是中繼路徑中的終端節點,則IAB節點將信號發送到與自身裝置連接的終端裝置,而不將信號傳遞到另一IAB節點。另一方面,如果自身裝置不是中繼路徑中的終端節點,則IAB節點確認該信號中包括的中繼路徑的標識符,并根據該標識符指明存儲在自身裝置中的另一IAB節點。然后,IAB節點將信號傳遞到指明的另一IAB節點。這允許基站裝置向大范圍內的終端裝置提供通信服務。
現有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3GPP,TR38.874,V16.0.0,2018年12月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技術,其能夠將使用了中繼路徑的通信應用于各種狀況。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中繼裝置通過無線對基站裝置和終端裝置之間的通信進行中繼,所述中繼裝置具有:判定機構,當在經由中繼路徑與第一基站裝置連接的期間變更了中繼路徑中的無線連接的連接目的地裝置的情況下,所述判定機構判定經由變更了的該連接目的地裝置而連接的基站裝置是所述第一基站裝置還是與所述第一基站裝置不同的第二基站裝置;以及設定機構,在經由變更了的所述連接目的地裝置而連接的基站裝置是所述第二基站裝置的情況下,所述設定機構執行與變更后的中繼路徑有關的第一設定,并在經由變更了的所述連接目的地裝置而連接的基站裝置是所述第一基站裝置的情況下,所述設定機構執行與所述第一設定不同的第二設定、即與變更后的中繼路徑有關的第二設定。
發明的有益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將使用了中繼路徑的通信應用于各種狀況。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從以下結合附圖所作的描述中顯而易見。另外,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迪迪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凱迪迪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800944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對稱性的故障安全的系統結構
- 下一篇:渦旋式壓縮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