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調節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80015115.1 | 申請日: | 2020-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91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清水昭彥;植松峻一;淺羽伸悟;藤社輝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4F1/0073 | 分類號: | F24F1/0073;F24F8/10;F24F8/90;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王昊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調節 | ||
空氣調節機包括:主體;空氣過濾器;從空氣過濾器除去塵埃的刷子(16);配置于刷子(16)的下方,收容由刷子(16)從空氣過濾器除去的塵埃的塵埃收納部(18);在塵埃收納部(18)的內部移動從而使塵埃收納部(18)的塵埃沿特定方向移動的塵埃除去部件(21);和與塵埃收納部(18)的長度方向的一端部(18e)連接,吸引塵埃收納部(18)的塵埃并向主體的外部排出的塵埃排出裝置(20)。塵埃除去部件(21)在塵埃收納部(18)的一端部(18e)形成空間部(23)的位置停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有過濾器清掃裝置的空氣調節機。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此種空氣調節機,已知有包括利用刷子除去附著于空氣過濾器的塵埃,并利用刮片將附著于刷子的塵埃刮落到刷子下方的塵埃收納部中而將其除去的過濾器清掃裝置的空氣調節機。在這樣的過濾器清掃裝置中,存在構成為上述塵埃收納部與排氣裝置連接,將刮落并回收到塵埃收納部內的塵埃向屋外吸引排氣的過濾器清掃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圖16和圖17示出了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空氣調節機中的過濾器清掃裝置的構成。在圖16和圖17中,過濾器清掃裝置具有:設置于空氣調節機主體的吸入口的空氣過濾器100;除去附著于空氣過濾器100的塵埃的刷子101;和植設有刷子101的刷子保持臺102。刷子保持臺102能夠反轉成向下的姿勢。從反轉為向下的姿勢的刷子保持臺102的刷子101上刮落塵埃的刮片103配置于刷子保持臺102的下方。保持刮片103并接收由該刮片103刮落的塵埃的塵埃接收部104構成為可反轉為向下的姿勢。過濾器清掃裝置具有:配置于比塵埃接收部104更靠下方的塵埃收納部105;和吸引排出回收到塵埃收納部105的塵埃的塵埃排出裝置。
在上述構成的過濾器清掃裝置中,通過驅動為空氣過濾器100相對于刷子101按照圖16的箭頭Z所示的方式滑動,附著于空氣過濾器100的塵埃由刷子101刮落并被回收至塵埃收納部105。塵埃的一部分下落到塵埃接收部104上。空氣過濾器的驅動停止后,使刷子保持臺102如箭頭V所示反轉為朝向下方,使刷子101成為向下的姿勢。在該狀態下使刷子保持臺102的刷子101揺動,將附著于刷子101的塵埃刮落。塵埃下落到保持刮片103的塵埃接收部104上,被回收到塵埃接收部104。
然后,使塵埃接收部104從向上的姿勢按照箭頭W所示的方式旋轉為向下的姿勢,使貯存于塵埃接收部104的塵埃下落至塵埃收納部105并回收。此時,通過用塵埃接收部104覆蓋塵埃收納部105的開口部分X,形成筒狀的排出通路105a。然后,使塵埃排出裝置106動作。通過塵埃排出裝置106的動作,回收到塵埃收納部105的塵埃被排出到室外。
通過這樣的構成,即使使用者不將塵埃收納部105從空氣調節機主體取下,被回收到塵埃收納部105的塵埃也能夠通過塵埃排出裝置106的驅動而被排出。因而能夠省去使用者丟棄塵埃的麻煩。
但是,根據上述專利文獻1的構成,從刷子101除去的塵埃幾乎在遍及塵埃收納部105的長度方向的整個區域分散。在該構成中,雖然能夠良好地吸引并排出塵埃收納部105的塵埃排出裝置106側部分的塵埃,但吸引并排出塵埃排出裝置106相反側的端部附近的塵埃會耗費時間。
若詳細闡述,塵埃收納部105的回收從刷子101除去的塵埃的上部開口部分X通過刷子保持臺102的反轉而閉塞。因而,從在該刷子保持臺102與塵埃收納部105的上部開口部分X之間產生的間隙也會吸引空氣。因此,從設置于塵埃收納部105的塵埃排出裝置106相反側部分的端部開口吸引的空氣量變少。而且,當從刷子101除去的塵埃在遍及塵埃收納部105的長度方向的幾乎整個區域分散存在時,吸引并排出塵埃排出裝置106相反側附近的塵埃會耗費時間。由此,過濾器清掃后的塵埃的排出時間變長,伴隨塵埃排出而產生的塵埃排出裝置的運轉噪音會長時間持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110860號公報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800151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