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析裝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程序在審
申請號: | 202080004448.4 | 申請日: | 2020-02-18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38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發明(設計)人: | 服部玲子;太田雄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姆龍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貝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鹽小路通堀川東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分析 裝置 方法 以及 程序 | ||
本發明的一方面的分析裝置獲取與構成生產線的多個機構的狀態相關的多件測量數據以及前提信息,在由前提信息所給出的限制條件下,統計性地分析多件測量數據,由此來確定多個機構間的因果關系,輸出表示所確定的因果關系的因果關系信息,受理對由所輸出的因果關系信息所表示的因果關系的修正,修正前提信息,以給出與經修正的因果關系相適合的限制條件,并保存經修正的前提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析裝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程序。
背景技術
工廠等中的生產線包含輸送器、機械臂等多個機構(設備)。當所述生產線的任一個機構發生異常時,有可能造成制品的制造停止,而帶來大的損害。因此,在工廠等中,維護員會定期地巡視生產線,以確認異常的發生或其前兆的有無。
在生產線內探測到異常的發生或其前兆時,為了確定真正的異常原因,重要的是掌握生產線內的各機構的因果關系。但是,構成生產線的機構的數量多,且各機構的運行條件能夠日益變化,因此難以準確地掌握所有機構的因果關系。
因此,以往,熟練的維護員基于自身的經驗以及直覺,來掌握構成生產線的多個機構間的因果關系,以確定在生產線內產生的異常或其前兆的原因。為了使得不熟練的維護員能夠進行此種維護業務,期望開發出一種將構成生產線的多個機構的因果關系可視化的技術。
因此,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一種因果結構決定裝置,其決定表示觀測變量間的因果關系的模型即觀測變量的因果結構。具體而言,所述因果結構決定裝置生成多個因果結構的候選,基于關于各觀測變量而獲得的數據,對所制作的因果結構的模型的復雜度以及與數據的適合度的平衡的良好性進行評估,將評估最佳的因果結構決定為觀測變量的因果結構。根據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發明,通過所決定的因果結構,能夠將構成生產線的多個機構間的因果關系可視化。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21771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通過統計性地分析關于構成生產線的多個機構分別獲得的多件測量數據,能夠導出與各機構對應的測量數據間的有條件的獨立性,基于所導出的有條件的獨立性,能夠確定各機構間的因果關系。在通過所述統計性的分析來確定(導出)各機構間的因果關系時,為了限制因果關系的某范圍,有時會給出限制條件。根據所述限制條件,能夠收縮對因果關系的有無進行判定的范圍,因此能夠更準確地確定各機構間的因果關系。
但是,本申請發明人等發現,此種因果關系的確定方法存在下述問題。即,限制條件是基于各機構的已知的見解而獲得。與此相對,各機構間的因果關系可能由于故障事件的發生等各種原因而時時刻刻發生變化。并且,各機構間的因果關系的確認多是在生產線上產生了產品發生不良、構成生產線的裝置停止等迄今為止無經驗的事態的場景下進行。產生了所述無經驗的事態的場景下的生產線的關系性有可能已背離了根據已知的見解而設想的生產線的關系性。即,由于尚未獲得確認所述因果關系的場景的見解作為已知的見解,因此可能產生下述情況,即,預先給出的限制條件并不適合于確認所述因果關系的時間點的生產線的實際狀態。因此,本申請發明人等發現,存在下述問題,即:依靠利用預先給出的限制條件的以往的統計性的分析,有可能無法準確地導出反映出生產線的實際狀態的因果關系。
本發明在一方面是有鑒于此種實際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技術,用于更準確地導出反映出生產線的實際狀態的、各機構間的因果關系。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姆龍株式會社,未經歐姆龍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8000444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向機構、轉向系統、車輛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云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