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迷宮式防滴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325216.5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76052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國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金圣德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天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曉玲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迷宮 式防滴油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迷宮式防滴油裝置,包括鍋具、鍋體、電磁線圈骨架和風扇,靠近鍋具的開口端固接有導流環;鍋體上安裝有端蓋,電磁線圈骨架設置在鍋體內部,并且電磁線圈骨架與端蓋固接;鍋具置于鍋體內,導流環覆蓋在端蓋上,端蓋及電磁線圈骨架與鍋具之間留有轉動間隙;風扇固接在鍋體的底部,鍋體上還安裝有用于包裹鍋體底部的底殼,底殼上設有引流孔;本方案通過設置導流環,避免油滴或水滴流入到炒菜機內部;設置轉動間隙,通過風扇向轉動間隙中吹風,避免油煙和水蒸氣通過轉動間隙進入到鍋體內部;通過鍋體內設置的通孔和底殼上的引流孔,將進入鍋體內的油滴或水滴排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家電領域,涉及炒菜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迷宮式防滴油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食材的煎、炒已是人們在日常每餐不可缺少的,改變原有食材的加工方式方法,節能、環保、快捷、減輕繁瑣的勞動也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炒菜機是一種可以實現自動化烹飪過程的智能設備,采用專業烹飪程序模擬技術,無需人工看管,將準備好的主料、配料和佐料投入機器中,設定程序后開始自動炒菜。
目前,在炒菜機炒菜的過程中,避免不了的會產生油煙和油滴,如果炒菜機沒有防油煙和油滴措施,油滴或水滴由鍋口、鍋體外壁通過轉動間隙進入鍋體內部,當油煙或油滴進入鍋體內部后,極易導致炒菜機內部部件的腐蝕、短路或者轉動不良,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容易引起炒菜機發生故障,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觸電和火災;并且當炒菜機停機后,油污凝結,形成了阻力,鍋體轉動或翻轉受阻,導致設備功耗增加,甚至導致其不能正常工作;當油污長時間積累后,倒菜時,油污通過鍋具外壁,滴入出菜器具,影響菜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油煙進入炒菜機內部等問題,提出了一種迷宮式防滴油裝置,通過設置導流環和阻擋端面形成的交錯排列結構,阻擋油滴進入鍋體內部,通過風扇向轉動間隙鼓風,防止油煙進入,同時,即使不慎有微量油煙或水滴進入裝置內部,也能通過設置的引流孔將其定期排出,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迷宮式防滴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鍋具、鍋體、電磁線圈骨架和風扇,靠近所述鍋具的開口端固接有導流環,所述導流環上的導流面為傾斜向下設置;所述鍋體上安裝有端蓋,所述電磁線圈骨架設置在所述鍋體內部,并且所述電磁線圈骨架與端蓋固接;所述鍋具置于所述鍋體內,所述導流環覆蓋在所述端蓋上,所述端蓋和電磁線圈骨架包裹在所述鍋具的外側,并與所述鍋具之間留有轉動間隙;所述風扇固接在所述鍋體的底部,所述鍋體上還安裝有用于包裹所述鍋體底部的底殼,所述底殼上設有引流孔。
進一步的,所述電磁線圈骨架環繞包裹在所述鍋具的周圍,所述電磁線圈骨架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端蓋上端凸起形成阻擋端面,所述阻擋端面的上端與所述導流環的底端相貼合,所述阻擋端面為直角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鍋體的兩側鍋壁上分別安裝有對稱設置的法蘭。
進一步的,所述引流孔內安裝有引流塞。
進一步的,所述鍋體的底部還安裝有用于驅動所述鍋具的轉動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了轉鍋電機和安裝在所述轉鍋電機上的轉動軸,所述傳動軸安裝在所述轉鍋電機和鍋具之間,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電磁線圈骨架與所述鍋具的底部相接。
進一步的,所述端蓋與鍋體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電磁線圈骨架的上端通過螺釘固接在所述端蓋的底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鍋具端口設置導流環,使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油滴或水滴能夠沿著導流環順勢向下流去,避免其流入到炒菜機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金圣德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金圣德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3252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