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唇口密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276086.0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7132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謝華;鄧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3232 | 分類號: | F16J15/3232;F16J15/324;F16J15/3268;F16J15/328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楊千尋;馮振寧 |
| 地址: | 412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封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唇口密封裝置,包括主唇口組件、副唇口、固定套、固定座和傳動座;所述主唇口組件的外圓面與固定座內孔過盈配合,主唇口組件與固定套連接,限制其在介質壓力下的軸向位移。所述固定套包括固定套端面和折彎的外筒部,固定套的固定套端面與固定座之間設有副唇口,固定套的外筒部與固定座內孔過盈連接,傳動座從主唇口和副唇口內孔穿過。本實用新型通過固定套與固定座之間的過盈配合作用即可實現對副唇口的壓緊,可靠限制副唇口的周向回轉。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專用設備組裝,能夠在簡單壓機上實現唇口密封產品的組裝,同時可方便加注更多的潤滑脂,延長唇口密封裝置的使用壽命和提高密封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密封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唇口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泵唇口密封裝置,包括具有與軸周向滑動的主唇口組件,副唇口,固定套,固定座,主唇口組件上有主唇口體起支撐作用的殼體骨架件。主唇口硫化在殼體骨架上,然后依次裝入副唇口、固定套,殼體骨架向下凸出端向內側折彎形成折彎部,并以此形成軸向壓縮力,將副唇口通過固定套壓緊。如此主唇口組件、副唇口、固定套三者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彈性密封體組件。然后再將其整體過盈壓入固定座中。主唇口密封部、副唇口密封部與泵軸為過盈滑動密封,相對高速旋轉運動,其上產生的摩擦扭力由主唇口外圓密封部、與固定座內孔產生的過盈力限制。主唇口外圓密封部為橡膠,密封裝置長期運行過程中,橡膠會老化而產生永久變形,主唇口外圓密封部與固定座內孔過盈力不可避免會下降,那么限制彈性密封體組件回轉可靠性會下降。并且,所述的唇口密封裝置,其折彎部需要專用旋鉚設備,主唇口彈性體與副唇口之間空隙狹小,不利于潤滑脂的加注和儲存更多的潤滑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唇口周向限位不可靠,潤滑脂注入不方便以及量少的不足,提供一種使得唇口周向限位更加可靠,裝配工藝更加簡單,潤滑脂的加注更加方便,主唇口與副唇口之間可以儲存更多的潤滑脂的唇口密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唇口密封裝置,包括主唇口組件、副唇口、固定套、固定座和傳動座;所述主唇口組件的外圓面與固定座內孔過盈配合,主唇口組件與固定套連接,所述固定套包括固定套端面和折彎的外筒部,固定套的固定套端面與固定座之間設有副唇口,固定套的外筒部與固定座內孔過盈連接,用于提供對副唇口壓緊力,避免副唇口運行過程中轉動。傳動座從主唇口和副唇口內孔穿過,所述主唇口、固定套、副唇口和傳動座之間形成油脂注入空間。
進一步地,所述主唇口組件包括主唇口和主唇口殼體,主唇口殼體的一端通過硫化與主唇口固定連接,用于支撐主唇口及加強主唇口彈性變形強度,并加強與固定座內孔緊固力。主唇口殼體的另一端與固定套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主唇口為彈性密封體,主唇口的外圓面設有環形溝槽,外圓面被截斷分為兩個過盈密封部位,能起到二級密封作用,同時兩個過盈密封面在過盈力擠壓變形后可以向環形溝槽內部變形,避免外圓產生過大的應力而導致橡膠永久變形。
進一步地,所述副唇口為彈性體,其上設有與固定套和固定座配合的凹槽,能避免副唇口打滑,使周向限位更加可靠。優選地,所述彈性體為聚四氟乙烯及其復合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為縱截面為“U”型截面或“L”型截面繞軸線回轉圓筒件,固定套的內筒部和外筒部的折彎避免端面上產生銳邊而壓傷副唇口或副唇口受力變形過程中遭受損傷。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的固定套端面設有凸起,凸起面與副唇口的凹槽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泵孔配合部和內側傾斜部,泵孔配合部的一端通過連接部與內側傾斜部的一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座連接部設有凸臺,可嵌入副唇口的凹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內側傾斜部與水平方向夾角為15~40°,所述固定座其內側傾斜部設置的折彎角度,可限制副唇口受力后向泵軸凹陷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2760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