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下水污染治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271657.1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48590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鵬;陳凡;李楠;縱霄;唐達;史國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9/64 | 分類號: | B01D29/64;B01D29/90;B01D29/01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麗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水污染 治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下水污染治理裝置,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內有空腔,有排水管和進水管連通至主體內空腔;該空腔內從上至下依次裝有導流板、斜板,排水管安裝于主體前端底部;斜板上有透孔。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污水清理效率高,不易阻塞,尤其懟塑料袋等雜物有明顯過濾效果;雜物取出方便,便于處理,易于長久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下水污染治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地下水污染裝置用來安裝在地下,以減少占地面積,用來處理收集到的污水。
現有的處理裝置通過曝氣等方式進行處理,但是,污水中含有塑料袋等難以降解的雜物,通常需要工作人員頂起打撈,或者在地下水治理裝置上加裝過濾裝置將其濾下,但塑料袋會阻塞住濾板,致使污水的流動效果變差,甚至難以下流,進行后續曝氣的操作,因此,需要一種裝置用來預先處理掉污水中的塑料袋等難以降解的雜物。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下水污染治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地下水污染治理裝置,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內有空腔,有排水管和進水管連通至主體內空腔;該空腔內從上至下依次裝有導流板、斜板,排水管安裝于主體前端底部;斜板上有透孔。
所述斜板向側方傾斜安裝,其傾斜下段有橫板,在主體上位于橫板后端位置有排出口。
所述斜板和橫板前端分別裝有向上傾斜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第一折板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第二折板與水平面的夾角。
所述橫板上部裝有傳動帶,傳動帶上固定有清刮桿,清刮桿正對排出口。
所述傳動帶由第二轉輪帶動,第二轉輪由第二轉軸帶動,導流板固定在第二轉軸上。
所述主體內位于排出口上方的位置由豎向桿,豎向桿固定于連接板,連接板固定于主體內壁。
所述斜板前端上方有第一擋板固定在主體中;主體內有第二擋板固定在斜板和橫板之間。
所述導流板上開有透水口。
所述排出口位置有連接殼固定在主體外壁,連接殼頂部有上蓋,連接殼中置有底托板,底托板上垂直固定有連接架;上蓋上固定有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合理,污水清理效率高,不易阻塞,尤其懟塑料袋等雜物有明顯過濾效果;雜物取出方便,便于處理,易于長久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上封板去除后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
圖4為圖1中連接殼局部剖視圖;
圖5為圖1的另一局部剖視圖;
圖6為圖1內側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體,2-加強筋,3-排水管,4-上封板,5-進水管,6-第一擋板,7-第二擋板,8-第一轉軸,9-第二轉軸,10-導流板,11-透水口,12-斜板,13-橫板,14-通孔,15-第一折板,16-第二折板,17-第一轉輪,18-第二轉輪,19-傳動帶,20-清刮桿,21-連接板,22-豎向桿,23-安裝板,24-排出口,25-連接殼,26-底托板,27-連接架,28-上蓋,29-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2716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護服生產用的自動放線裝置
- 下一篇:反滲透濃水回用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