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紅外球透鏡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253622.5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09792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詩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啟元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3B17/02;G03B30/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彭科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 透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紅外球透鏡,涉及光學玻璃加工技術領域,包括保護外殼,保護外殼的頂部開設有通孔,通孔的內壁活動安裝有透鏡本體,保護外殼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兩個安裝塊,兩個安裝塊的外表面均開設有限位槽,安裝塊的頂部均活動插設有拉桿,兩個拉桿遠離透鏡本體的一端均固定安裝有拉塊,拉桿的外表面均活動套設有彈簧,本實用新型通過活動卡合結構代替原本的粘設等結構,避免了當透鏡或者保護外殼其中某一個損壞時,就需要將其整體進行更換,會造成浪費的問題,增加了磁力緩沖結構,避免了透鏡的底部容易發生磕碰,而現有的減震結構又由于會產生晃動導致透鏡的精確度下降,對后續的使用造成嚴重影響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玻璃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紅外球透鏡。
背景技術
紅外玻璃球透鏡在鏡頭中起到傳紅外光線的作用,其形狀精度影響紅外成像效果。因此紅外玻璃球精度直接影響透鏡成像效果,紅外玻璃球透鏡球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安保、航空、航天領域等方面,紅外玻璃球透鏡球有廣泛的需求。紅外玻璃球透鏡球國內只有很少廠家生產,產品精度尚不無穩定。加工工藝不穩定是主要的因素;
現有的紅外球透鏡在實際的使用中需要配合保護外殼進行使用,然而現有的透鏡與保護外殼大部分是通過粘設或者卡合在一起,當透鏡或者保護外殼其中某一個損壞時,就需要將其整體進行更換,會造成浪費,且透鏡的底部容易發生磕碰,而現有的減震結構又由于會產生晃動導致透鏡的精確度下降,對后續的使用造成嚴重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外球透鏡,其具有的特點:通過活動卡合結構代替原本的粘設等結構,避免了當透鏡或者保護外殼其中某一個損壞時,就需要將其整體進行更換,會造成浪費的問題,增加了磁力緩沖結構,避免了透鏡的底部容易發生磕碰,而現有的減震結構又由于會產生晃動導致透鏡的精確度下降,對后續的使用造成嚴重影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紅外球透鏡,包括保護外殼,所述保護外殼的頂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內壁活動安裝有透鏡本體,所述保護外殼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兩個安裝塊,兩個所述安裝塊的外表面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安裝塊的頂部均活動插設有拉桿,兩個所述拉桿遠離透鏡本體的一端均固定安裝有拉塊,所述拉桿的外表面均活動套設有彈簧,所述保護外殼的外表面固定套設有套環,所述套環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滑塊,若干個所述滑塊的頂部均活動插設有滑桿,若干個所述滑桿的頂部之間通過支撐環固定連接,所述支撐環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磁環,所述套環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磁環。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一磁石與第二磁石同級相對從而對收到的力進行緩沖,通過拽動拉塊將保護外殼與透鏡本體分開。
進一步地,所述透鏡本體的外表面與通孔的內壁相適配。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透鏡本體可以沿著通孔的內壁滑動。
進一步地,兩個所述彈簧的一端分別與兩個拉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且兩個彈簧的另一端分別與兩限位槽的內壁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彈簧可以在拉桿帶動向外移動時受力縮緊。
進一步地,所述透鏡本體的外表面開設有兩個卡槽,兩個所述卡槽的內壁均與拉桿的外表面相適配。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透鏡本體可以通過拉桿卡合在保護外殼的內壁。
進一步地,若干個所述滑塊的頂部均開設有滑槽,且若干個滑槽的內壁分別與若干個滑桿的外表面相契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滑桿可以沿著滑槽的內壁進行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環和第二磁環之間同磁極相對。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第一磁環與第二磁環靠近時可以產生較大的斥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啟元光學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啟元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2536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