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的補強結構及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245564.1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8918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彭嘯;秦齊富;黃志義;馬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9/18 | 分類號: | B60C9/18;B60C9/02;B60C11/1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聰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規格 高速 航空 輪胎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的補強結構及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涉及輪胎結構技術領域,包括第一補強層、第二補強層、第三補強層和第四補強層,第二補強層位于第一補強層上方,第二補強層與第一補強層相連接,第一補強層和第二補強層用于設置于輪胎的胎體層中間,第三補強層位于第二補強層上方,第三補強層用于設置于輪胎的胎體層與胎面膠之間,第三補強層的兩端沿輪胎的外輪廓延伸至胎踵,第四補強層位于第三補強層上方,第四補強層用于設置于胎面膠的外表面上,第四補強層上形成花紋溝,解決了小規格、高速度的航空輪胎容易因為生熱大和轉速高導致失效的問題,防止胎面因為高速離心力掉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的補強結構及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
背景技術
小規格的航空輪胎在高速度的使用條件下,角速度達到81.2轉/s~134.3轉/s。輪胎由于承受載荷和高轉速而發生往復的巨大變形,在屈撓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輪胎變形部位產生巨大熱量,這會使骨架材料和橡膠部件結合的位置溫度急劇上升,發生粘合能力下降,最終導致輪胎失效,而更高的離心力則容易造成輪胎的橡膠出現掉塊的情況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的補強結構及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解決了小規格、高速度的航空輪胎容易因為生熱大和轉速高導致失效的問題,防止胎面因為高速離心力掉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的補強結構,包括第一補強層、第二補強層、第三補強層和第四補強層,所述第二補強層位于所述第一補強層上方,所述第二補強層與所述第一補強層相連接,所述第一補強層和所述第二補強層用于設置于輪胎的胎體層中間,所述第三補強層位于所述第二補強層上方,所述第三補強層用于設置于所述輪胎的所述胎體層與胎面膠之間,所述第三補強層的兩端沿所述輪胎的外輪廓延伸至胎踵,所述第四補強層位于所述第三補強層上方,所述第四補強層用于設置于所述胎面膠的外表面上,所述第四補強層上形成花紋溝。
優選地,所述第四補強層的兩側均設置有排氣線。
優選地,所述第一補強層用于連接于所述胎體層的反包簾線的上方,所述第二補強層用于連接于所述胎體層的正包簾線的下方。
優選地,所述第一補強層的兩端不超過兩側的所述排氣線,所述第一補強層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補強層的寬度。
優選地,所述第二補強層的寬度為所述第一補強層的寬度的0.6~0.9倍。
優選地,所述第三補強層與所述第四補強層之間的距離為2~10mm,所述第三補強層與所述第二補強層之間的距離為1.6~2.6mm。
優選地,所述第一補強層、所述第二補強層、所述第三補強層和所述第四補強層均采用多個并排設置的簾線制成,所述簾線與所述輪胎的周向方向之間的夾角為40-80°。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包括所述的小規格高速航空輪胎的補強結構、胎體層和胎面膠,所述胎面膠設置于所述胎體層外側,所述第一補強層和所述第二補強層設置于所述胎體層中間,所述第三補強層設置于所述胎體層與所述胎面膠之間,所述第四補強層設置于所述胎面膠的外表面上。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2455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礦測量儀器用的測量裝置
- 下一篇:一種軟硬結合板組合用的板材加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