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加固型樓板梁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179715.8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46162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江華;趙鴻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砼極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5/17 | 分類號: | E04B5/17;E04B1/9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張明利 |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固 樓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固型樓板梁,包括上蓋梁,所述上蓋梁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樓板梁澆筑體,所述樓板梁澆筑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固框架,所述加固框架的前側面延伸至后側面開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樓板梁澆筑體內部澆筑加固框架,提高了與樓板梁延伸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結構強度,提高了其抗擊抗剪能力,通過鋼筋柱連接各個加固框架,提高了樓板梁延伸方向上的抗拉抗剪切能力,通過設置減負貫通槽和鏤空通道,在確保樓板梁的結構強度之前,降低樓板梁的耗材和重量,通過優化結構設計,使得樓板梁的整體結構強度,抗振抗沖擊作用的能力更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樓板梁結構創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固型樓板梁。
背景技術
樓板是一種分隔承重構件,樓板層中的承重部分,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并把人和家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墻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和鋼襯板承重的樓板等幾種形式。磚拱樓板采用鋼筋混凝土倒T形梁密排,其間填以普通粘土磚或特制的拱殼磚砌筑成拱形,故稱為磚拱樓板。
目前普遍使用的樓板梁加固方式大都是通過在混凝土的梁體內澆筑入鋼筋,這種方式在樓板梁的延伸方向上確實可以使樓板梁具備較高的抗拉、抗剪接強度,但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結構強度卻不足,在強烈的振動作用下顯得抗疲勞能力不足。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這里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加固型樓板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加固型樓板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加固型樓板梁,包括上蓋梁,所述上蓋梁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樓板梁澆筑體,所述樓板梁澆筑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固框架,所述加固框架的前側面延伸至后側面開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
所述加固框架在第一連接孔處固定連接有第一鋼筋柱,所述加固框架在第二連接孔處固定連接有第二鋼筋柱,所述加固框架在第三連接孔處固定連接有第三鋼筋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上蓋梁的前側面延伸至后側面開設有貫通的減負貫通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加固框架的數量有若干個,且在樓板梁澆筑體的內部等間隔均勻排布。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鋼筋柱通過第一限位環與加固框架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鋼筋柱通過第二限位環與加固框架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鋼筋柱通過第三限位環與加固框架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鋼筋柱、第二鋼筋柱和第三鋼筋柱的數量各有兩個,且關于加固框架的對稱面左右對稱排布。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加固框架的上端面延伸至內部開設有鏤空通道。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與現有技術相比,該一種加固型樓板梁,通過在樓板梁澆筑體內部澆筑加固框架,提高了與樓板梁延伸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結構強度,提高了其抗擊抗剪能力。
2、與現有技術相比,該一種加固型樓板梁,通過鋼筋柱連接各個加固框架,提高了樓板梁延伸方向上的抗拉抗剪切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砼極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砼極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1797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