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施工現場的防塵安全帽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178046.2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207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高榮福;史家興;趙曉剛;張春來;郭豪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2B3/04 | 分類號: | A42B3/04;A42B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紐樂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秦月貞 |
| 地址: | 10004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施工現場 防塵 安全帽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施工現場的防塵安全帽,包括帽殼,帽殼下方外側設有卡槽,卡槽上下兩側分別安裝有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卡槽上扣合安裝有固定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的卡環;上固定環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固定安裝有照明單元和控制開關組,U型支架的前側及上固定環的側面均設有粉塵傳感器,PLC控制器連接有粉塵傳感器、驅動單元、照明單元和蓄電組。通過粉塵傳感器的檢測和反饋,控制驅動電機的轉動,實現透明防塵罩的自動打開和關閉,達到自動操作防護的目的;通過卡環和卡槽對上下兩個固定環的固定和拆分,達到便于維護和清潔的目的;通過亮度傳感器的檢測和反饋,控制照明燈,實現自動照明功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用于施工現場的防塵安全帽。
背景技術
安全帽用于在沖擊傷害的作業場所,如建筑施工或造船作業等,具有一般沖擊防護性能,施工現場用的安全帽不僅需要能夠防沖擊,有時會出現大量的灰塵或粉塵,對施工工人的視線和呼吸造成影響,甚至會影響施工安全和工人的健康;現有的防塵安全帽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大多需要手動操作防塵罩,沒有自動化操作,在一直佩戴的情況下,不利于安全帽內的通風,而且不便于拆卸維護和清潔,為施工工人的使用帶來了諸多不便。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施工現場的防塵安全帽,通過粉塵傳感器的檢測和反饋,以實現自動操作防護的目的,通過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的卡接固定和拆分,以達到便于維護和清潔的目的,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施工現場的防塵安全帽,包括帽殼,所述帽殼下方外側設有卡槽,所述卡槽上下兩側分別安裝有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所述卡槽上扣合安裝有固定所述上固定環和所述下固定環的卡環;所述上固定環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固定安裝有照明單元和控制開關組,所述上固定環兩側朝向所述帽殼上方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裝有傳動連接的驅動單元和轉動單元;所述帽殼的前方設有透明防塵罩,所述透明防塵罩通過U型支架與所述固定板上的轉動單元連接,所述U型支架的前側及所述上固定環的側面均設有粉塵傳感器,兩個所述固定板上分別設有與所述控制開關組連接的蓄電組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連接有粉塵傳感器、驅動單元、照明單元和蓄電組。
進一步地,所述照明單元包括燈座、與所述PLC控制器連接的亮度傳感器和照明燈,所述燈座固定安裝在所述上固定環上,所述照明燈安裝在所述燈座前端,所述亮度傳感器固定安裝在所述燈座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單元包括轉軸Ⅰ、驅動齒輪和與所述PLC控制器連接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板的外側,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轉軸Ⅰ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轉軸Ⅰ在所述固定板內側安裝有驅動齒輪。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電機為雙向轉動的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單元包括與所述驅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和轉軸Ⅱ,所述轉軸Ⅱ在所述固定板內側安裝有從動齒輪。
進一步地,所述帽殼的前方設有固定在所述下固定環上的帽檐,所述下固定環固定安裝有下頦帶。
進一步地,所述U型支架的內側上方設有輔助防塵罩,所述輔助防塵罩位于帽檐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粉塵傳感器選用萬馬WMSR-DS-03,所述PLC控制器選用三菱LS21-14MR。
進一步地,所述亮度傳感器選用APDS-9005-02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粉塵傳感器的檢測和反饋,控制驅動電機的轉動,實現透明防塵罩的自動打開和關閉,達到自動操作防護的目的;通過卡環和卡槽對上下兩個固定環的固定和拆分,達到便于維護和清潔的目的;通過亮度傳感器的檢測和反饋,控制照明燈,實現自動照明功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1780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引線框架與塑封流道的分離機構
- 下一篇:AFC防水線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