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鏡頭、光機及投影儀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3161876.4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375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怡瑋;楊浩;梁緒文;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安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21/00 | 分類號: | G03B21/00;G03B21/14;G03B21/5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呂戰(zhàn)竹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西麗街道西***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 投影儀 | ||
1.一種鏡頭,所述鏡頭包括內筒(20)以及設置于所述內筒(20)內的前透鏡組(50)、后透鏡組(60)和第一光闌(70),在光路方向上,所述第一光闌(70)位于所述前透鏡組(50)和所述后透鏡組(60)之間,所述前透鏡組(50)位于所述后透鏡組(60)的上游側,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前透鏡組(50)中最靠近所述第一光闌(70)設置的透鏡記為第一透鏡(51),與所述第一透鏡(51)相鄰設置并在光路方向位于所述第一透鏡(51)上游側的透鏡記為第二透鏡(52),所述第二透鏡(52)的靠近所述第一透鏡(51)的側面包括位于所述側面的中心部的第一曲面(5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曲面(521)外圍的第一環(huán)形平面(522),
在所述第二透鏡(52)與所述第一透鏡(51)之間設置有第二光闌(80),所述第二光闌(80)為非透光的一體結構件,所述第二光闌(80)的外周面與所述內筒(20)的內周面接觸,所述第二光闌(80)在所述光路方向的兩側分別抵靠在所述第二透鏡(52)和所述第一透鏡(51)上,且所述第二光闌(80)將所述第二透鏡(52)的所述第一環(huán)形平面(522)覆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闌(80)包括相連的第一環(huán)形部(81)和第二環(huán)形部(82),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81)和所述第二環(huán)形部(82)的外徑相等,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81)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環(huán)形部(82)的內徑,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81)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透鏡(51),另一端的端面與所述第二環(huán)形部(82)的一端面相連,所述第二環(huán)形部(82)的另一端面與所述第一環(huán)形平面(522)形狀相同并相互貼合,所述第二環(huán)形部(82)的內孔為錐形孔,所述錐形孔的大徑端與所述第一環(huán)形部(81)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其特征在于,將與所述第二透鏡(52)相鄰設置并在光路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透鏡(52)上游側的透鏡記為第四透鏡(53),所述第二透鏡(52)的與所述第四透鏡(53)相鄰的側面凹向所述第一透鏡(51),所述第四透鏡(53)的與所述第二透鏡(52)相鄰的側面凸向所述第二透鏡(52),且所述第二透鏡(52)和所述第四透鏡(53)相鄰的兩側面相互貼合。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521)凹向背離所述第一透鏡(51)的一側,所述第一透鏡(51)的背離所述第二透鏡(52) 的至少部分側面凹向所述第二透鏡(52),所述第一曲面(521)的外緣輪廓呈圓形,且該圓形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光闌(70)的光闌孔徑,所述第一光闌(70)由所述內筒(20)的內側壁沿徑向向內延伸形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51)的背離所述第二透鏡(52)的側面包括中部的第二曲面(51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曲面(511)外圍的第二環(huán)形平面(512),所述第二環(huán)形平面(512)抵靠在所述第一光闌(70)上;
所述后透鏡組(60)中最靠近所述第一光闌(70)設置的透鏡記為第三透鏡(61),所述第三透鏡(61)的靠近所述第一光闌(70)的側面包括中部的第三曲面(6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曲面(611)外圍的第三環(huán)形平面(612),所述第三環(huán)形平面(612)抵靠在所述第一光闌(70)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闌(70)的內孔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透鏡(51)的圓孔(71)和靠近所述第三透鏡(61)的錐臺形孔(72),所述錐臺形孔(72)的小徑端與所述圓孔(71)相接,且所述小徑端的孔徑小于所述圓孔(71)的孔徑,所述小徑端的孔徑即為所述第一光闌(70)的光闌孔徑;
所述第一光闌(70)將所述第二環(huán)形平面(512)覆蓋,且所述圓孔(71)的孔徑與所述第二環(huán)形平面(512)的內徑相等;
所述第一光闌(70)將所述第三環(huán)形平面(612)覆蓋,且所述錐臺形孔(72)的大徑端的孔徑與所述第三環(huán)形平面(612)的內徑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安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安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16187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陶瓷復合防彈插板
- 下一篇:一種帶儲油腔的防銹安全螺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