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洗滌劑生產的翻轉式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129085.3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3898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馬超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可卡清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9/02 | 分類號: | B01F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義律師事務所 31304 | 代理人: | 楊楠 |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洗滌劑 生產 翻轉 攪拌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洗滌劑生產的翻轉式攪拌裝置,包括罐體(1)、支撐架(2)、翻轉軸和翻轉連接部件;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用于洗滌劑生產的翻轉式攪拌裝置,通過罐體連續翻轉實現對罐體內液態或粉態洗滌劑的混合機攪拌,攪拌效果不受葉片設置位置的限制,罐體(1)內任一位置的洗滌劑均可收到充分的混合和攪拌,有效提高攪拌效率。可通過多次翻轉罐體(1)來防止粉態洗滌劑殘留在罐體(1)內部,生產效率更高,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化工及洗滌劑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洗滌劑生產的翻轉式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洗滌劑生產中,無論是液態洗滌劑還是粉態洗滌劑,都需要將多種原料進行混合和攪拌,現有技術中的攪拌裝置,多為罐體固定設置,依靠桿體內設置的攪拌葉盤對罐體內的液態或粉態洗滌劑原料進行攪拌混合。現有技術中的這種攪拌裝置,一方面對于葉片無法達到的位置,攪拌效率較低,尤其是在粉態洗滌劑的生產中該問題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在完成攪拌將混合后的洗滌劑送出攪拌罐體時,容易有存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洗滌劑生產的翻轉式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洗滌劑生產的翻轉式攪拌裝置,包括罐體(1)、支撐架(2)、翻轉軸和翻轉連接部件;所述翻轉軸包括第一翻轉軸(31)和第二翻轉軸(32),所述第一翻轉軸(31)和第二翻轉軸(32)對稱設置在所述罐體(1)的兩側壁上;所述翻轉連接部件包括第一翻轉連接部件(41)和第二翻轉連接部件(42)第二翻轉連接部件(42);所述第一翻轉連接部件(41)和所述第二翻轉連接部件(42)第二翻轉連接部件(42)固定在所述支撐架(2)的頂部且分別位于所述罐體(1)的兩側;所述第一翻轉軸(31)與所述第一翻轉連接部件(41)相插接;所述第二翻轉軸(32)與所述第二翻轉連接部件(42)第二翻轉連接部件(42)相插接。
所述罐體(1)包括第一罐體部(11)、第二罐體部(12)和第三罐體部(13);所述第一罐體部(11)和第三罐體部(13)均為錐形筒狀結構;所述第二罐體部(12)為圓柱形筒狀結構;所述第一罐體部(11)和所述第三罐體部(13)分別與所述第二罐體部(12)的兩端部相連接且貫通;所述第一罐體部(11)遠離所述第二罐體(1)的端部設有第一開口部(14),所述第一開口部(14)為圓形;所述第三罐體部(13)遠離所述第二罐體(1)的端部設有第二開口部(15),所述第二開口部(15)為圓形。所述罐體(1)還包括一密封蓋結構;所述密封蓋結構包括蓋體(164)第一蓋體支架(161)、蓋體(164)第二蓋體支架(162)、螺桿(163)和蓋體(164);所述蓋體(164)第一蓋體支架(161)和所述蓋體(164)第二蓋體支架(162)較差固定或形成一體結構;所述蓋體(164)第一蓋體支架(161)所述蓋體(164) 第二蓋體支架(162)固定在所述第一開口部(14)的邊沿;所述蓋體(164)第一蓋體支架 (161)和蓋體(164)第二蓋體支架(162)的中心位置設有螺孔;所述螺桿(163)插入到所述螺孔內;所述蓋體(164)固定在所述螺桿(163)的底部。所述支撐架(2)包括第一架體(21)和第二架體(22);所述第一架體(21)和第二架體(22)為縱向設置的A字形支架;所述支撐架(2)還包括底橫梁(23);所述底橫梁(23)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架體(21) 及第二架體(22)靠近底部的位置相固定。所述第一架體(21)包括第一縱向支撐梁(211)、第二縱向支撐梁(212)、第一頂梁(213)、第一中間梁(214)和第一底梁(215);所述第一頂梁(213)、第一中間梁(214)和所述第一底梁(215)均呈水平方向設置;所述第一縱向支撐梁(211)為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第二縱向支撐梁(212)呈與豎直方向呈25度夾角傾斜設置;所述第一頂梁(213)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縱向支撐梁(211)及所述第二縱向支撐梁(212)的頂端相連接;所述第一中間梁(214)兩端分別與第一縱向支撐梁(211)及所述第二縱向支撐梁(212)的中間位置相連接;所述第一底梁(215)分別與第一縱向支撐梁(211)及所述第二縱向支撐梁(212)靠近底端的位置相連接。所述第二架體(22)包括第三縱向支撐梁(221)、第四縱向支撐梁(222)、第二頂梁、第二中間梁和第二底梁;所述第二頂梁、第二中間梁和所述第二底梁均呈水平方向設置;所述第三縱向支撐梁(221)為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第四縱向支撐梁(222)呈與豎直方向呈25度夾角傾斜設置;所述第二頂梁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三縱向支撐梁(221)及所述第四縱向支撐梁(222)的頂端相連接;所述第二中間梁兩端分別與第三縱向支撐梁(221)及所述第四縱向支撐梁(222)的中間位置相連接;所述第二底梁分別與第三縱向支撐梁(221)及所述第四縱向支撐梁(222)靠近底端的位置相連接。所述支撐架(2)還包括第一加強梁(216)和第二加強梁(226);所述第一加強梁(216)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底梁(215)及所述底橫梁(23)相連接;所述第二加強梁(226)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底梁及所述底橫梁(23)相連接;所述第一縱向支撐梁(211)、第二縱向支撐梁(212)、第三縱向支撐梁(221)及第四縱向支撐梁(222)的底端均設有連接板(24),所述連接上設有第一裝配孔(25)。所述第一翻轉連接部件(41) 包括第一矩形底座(411)和第一環形連接部(412);所述第一環形連接部(412)設置在所述第一矩形底座(411)的頂部其與所述第一矩形底座(411)為一體結構;所述第一翻轉軸 (31)插接在所述第一環形連接部(412)內;所述第二翻轉連接部件(42)包括第二矩形底座和第二環形連接部;所述第二環形連接部設置在所述第二矩形底座的頂部且與所述第二矩形底座為一體結構;所述第二翻轉軸(32)插接在所述第二環形連接部內;所述第一矩形底座(411)和第二矩形底座上均設有一腰形凹槽(43),所述腰形凹槽(43)的底部設有第二裝配孔(44)。所述支撐架(2)還包括一電機架;所述電機架包括一電機承托座和電機支撐桿;所述電機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電機承托座的底部相固定且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中間梁的外側相固定。所述電機承托座包括底板(51)防護角(52);所述底板(51)為矩形板狀結構;所述防護角(52)為由兩個直角板狀結構垂直連接形成的L形結構;所述防護角(52)固定在所述底板(51)的四個角上;所述電機支撐桿包括電機支撐橫桿(53)、電機支撐過渡桿 (54)和電機支撐縱桿(55);電機支撐橫桿(53)呈水平設置;所述電機支撐縱桿(55) 呈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電機支撐過渡桿(54)與電機支撐橫桿(53)及電機支撐縱桿(55) 呈45度夾角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可卡清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可卡清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1290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飾板一體化粘接壓緊工作臺
- 下一篇:一種重量自動感應換氣烘干型智能衣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