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膽式電飯煲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099233.1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43362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畢超錄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唐風食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27/12;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膽式 電飯煲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多膽式電飯煲,包括:包括鍋本體、蓋合于所述鍋本體上的蓋體以及多個內膽,所述鍋本體內設有多個用于收容所述內膽的筒形的鍋套,每個所述鍋套的底面和側壁的表面分別設有用于對所述內膽加熱的電加熱部件,所述蓋體內設有與所述電加熱部件連接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電飯煲設有多個內膽,能夠根據個人的不同需求而同時烹飪不同的食材,此外鍋套的底部和側壁處均設有電加熱部件,從而能夠對內膽的底部和側壁同時進行加熱,加熱后,內膽的底部和側壁處熱氣上升,到達液面后下行,在內膽中形成三上二下的湍流形態,有利于內膽中的熱量流動,食材的加熱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有利于烹飪雜糧雜豆等難煮的食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飯煲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多膽式電飯煲。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健康的飲食”逐漸成為了人們追求的目標。目前我國電飯煲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從用途看有蒸飯的、燜燒的、煲湯的等,從功能來看有普通飯鍋、蒸鍋、IH微壓力鍋等,從尺寸來看從1L-5L的家用鍋以及5L以上的餐廳食堂用鍋,從蒸飯效果來看,有普通白米飯鍋、雜糧飯鍋、柴火飯等,從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包括普通飯鍋、半自動和全自動電飯鍋。電飯鍋廠家和科研機構針對各種米飯的特點,經過大量實驗研究繪制了各種烹飯曲線,從加熱時間、保壓時間、燜飯時間等角度以及火候大小等角度,對電飯煲進行設置與設計,形成了全體系的電飯煲家族。
大家更聚焦于家庭用2-4人食量的米飯蒸煮。然而,隨著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提升,我國的人均GDP已經迅速飆升至1萬美元以上,在國際上,一個國家經濟體量到達這個范圍后,將會出現大規模的慢性疾病和富貴病。長期以來,主食是我國人民主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能量的攝入來源,然而由于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人民更多的追求口感上的享受,主食也由過去的92面、85米過渡至精米白面,伴隨而來的是我國的“四高一胖”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和肥胖)與日遞增。加之老齡化趨勢的逐漸增加,以及消費者對于孕產婦、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關心和愛護,越來越多的人們需要個性化主食供給,原來全家人共吃一鍋飯的狀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同時大城市中單身人群的逐漸增加,單人餐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過去的“大鍋飯”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了。市場上亟待能夠解決每人每餐營養健康需求,并提供全家人個性化攝入的米類產品和米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膽式電飯煲,該電飯煲能夠同時烹飪出不同種類、不同味道的食物。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多膽式電飯煲,包括:包括鍋本體、蓋合于所述鍋本體上的蓋體以及多個內膽,所述鍋本體內設有多個用于收容所述內膽的筒形的鍋套,每個所述鍋套的底面和側壁的表面分別設有用于對所述內膽加熱的電加熱部件,所述蓋體內設有與所述電加熱部件連接的控制裝置。
優選地,所述蓋體表面設有多個用于密閉內膽的鍋蓋。
優選地,每個所述鍋蓋均開設有蒸汽孔。
優選地,所述蓋體設有多個分別與所述蒸汽孔對應的排氣閥。
優選地,每個所述鍋蓋上均設有密封圈。
優選地,所述多個鍋套之間的間隙內填充有隔熱部件。
優選地,所述鍋套底面設置的電加熱部件為電熱板。
優選地,所述鍋套側壁表面設置的電加熱部件為電熱膜。
優選地,所述內膽的高度與所述鍋套的高度相等。
優選地,所述蓋體上設有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的按鍵和顯示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電飯煲設有多個內膽,能夠根據個人的不同需求而同時烹飪不同的食材,例如能夠同時烹飪出大米飯、小米飯、豆飯和煲湯等,滿足多人家庭使用,或滿足單人做飯煲湯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唐風食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唐風食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0992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