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雨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091410.1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3607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易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盛世華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8 | 分類號: | C02F9/08;E03B3/02;E03F5/10;E03F5/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彰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濤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雨水 處理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雨水處理系統,以屋面雨水為水源,將水源置于雨水初期棄流井,雨水初期棄流井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溢流排水管、進水管和棄流排水管,當雨水初期棄流井過滿時通過溢流排水管排至室外雨水明溝,當雨水初期棄流井排為沖洗的污水時通過棄流排水管排至室外雨水明溝,通過進水管打入雨水收集水池,通過鼓氣裝置排入氧氣防止雨水收集水池的雨水腐壞,雨水收集水池的水通過第一雨水過濾泵和自動反沖洗過濾器排至混合器,混合器內加加藥裝置對混合器內的水進行殺菌消毒,達到《城市污水再利用雜用水水質標準》后儲存于雨水回用水池,采用加壓泵組加壓供給室外綠化用水及屋頂清洗冷卻用水,該系統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雨水利用率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處理技術領域,較為具體的,涉及到一種雨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對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也很重視,正在鼓勵和積極推廣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是目前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并計劃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海綿城市的建設不僅涉及新建項目,其他已建和在建的項目也需要按照海綿城市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其中,建筑小區的海綿化建設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
為了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有些建筑小區內道路兩側的綠化帶多高出路面,而雨水由屋面雨落管排入綠化帶后會直接流向道路面,給人們的雨天出行帶來不便。同時,當綠化養護不到位時,屋面的雨水會將綠化帶中的泥土一起沖刷至道路上,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如何在此類建筑小區內構建低影響排水系統,降低小區開發對雨水徑流的影響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難點之一。
現狀小區進行海綿改造時多是采用直接將綠化帶下沉的方式收集道路和綠化帶雨水,但是對于某些綠化帶在建設時地勢明顯高于道路的小區,采用綠化帶下沉的方式不易與現有景觀協調,甚至容易造成原有景觀的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解決如何合理利用雨水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雨水處理系統,以屋面雨水為水源,將水源置于雨水初期棄流井1,雨水初期棄流井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溢流排水管16、進水管17和棄流排水管18,當雨水初期棄流井1過滿時通過溢流排水管16排至室外雨水明溝,當雨水初期棄流井1排的是沖洗的污水時通過棄流排水管18排至室外雨水明溝,通過進水管17打入雨水收集水池2,通過鼓氣裝置排入氧氣防止雨水收集水池2的雨水腐壞,雨水收集水池2的水通過第一雨水過濾泵7和自動反沖洗過濾器8 排至混合器10,混合器10內加加藥裝置9對混合器10內的水進行殺菌消毒,達到《城市污水再利用雜用水水質標準》后儲存于雨水回用水池11,再采用變頻加壓泵組加壓供給室外綠化用水及屋頂清洗冷卻用水,該系統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雨水利用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盛世華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盛世華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0914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預制箱梁鋼筋骨架胎具
- 下一篇:一種經體表分離頸部血管鞘與內臟鞘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