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淤泥脫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3005767.3 | 申請日: | 2020-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0882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戴洋華;魏永強;肖愛梅;張碧芳;周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慶和源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1 | 分類號: | C02F11/121;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3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淤泥 脫水 處理 系統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淤泥脫水處理系統,其包括第一機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機架一側的第二機架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機架上的進料箱,所述進料箱的側面上設置有用于輸送淤泥的進料管,所述進料箱的頂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進料箱的頂部并延伸至所述進料箱內,所述電機輸出軸的延伸至所述進料箱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固定連接有用于粉碎樹葉以及塑料袋等雜物的粉碎組件,所述進料箱的底部連通有濾水箱,所述第二機架上設置有脫水箱,所述脫水箱與所述濾水箱相連通,所述脫水箱的內設置有用于對淤泥進行脫水的脫水組件。本申請具有提高淤泥脫水效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水利工程技術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淤泥脫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河道、湖泊等水體隨輸入水流的流動以及常年累積會在河底或湖底形成淤泥,而隨著淤泥的累積,會造成河道或湖泊塞堵,蓄水量減少,進而影響水利環境。
現有的公開號為CN20797056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淤泥脫水裝置,包括機架以及設置在機架上的過濾裝置,過濾裝置包括具有濾布的第一傳送組件和位于第一傳送組件下方且與第一傳送組件選擇性接觸的第二傳送組件,且第二傳送組件的輸入側突出于第一傳送組件的輸出側,機架上且位于第一傳送組件的一側設置有多個分流裝置。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相關技術存在以下缺陷:淤泥在打撈上岸后,夾雜了許多樹枝、樹葉以及塑料袋等雜物,容易堵塞脫水裝置,同時較大的樹枝和塑料袋等雜物容易使脫水裝置對淤積的擠壓脫水進行不徹底,降低淤泥的脫水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提高淤泥的脫水效率,本申請提供一種淤泥脫水處理系統。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淤泥脫水處理系統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淤泥脫水處理系統,包括第一機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機架一側的第二機架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機架上的進料箱,所述進料箱背離第二機架的側面上設置有用于輸送淤泥的進料管,所述進料箱的頂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進料箱的頂部并延伸至所述進料箱內,所述電機輸出軸的延伸至所述進料箱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固定連接有用于粉碎樹葉以及塑料袋等雜物的粉碎組件,所述進料箱的底部連通有濾水箱,所述第二機架上設置有脫水箱,所述脫水箱與所述濾水箱相連通,所述脫水箱內設置有用于對淤泥進行脫水的脫水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淤泥經進料管進入進料箱后,啟動電機,轉軸帶動粉碎組件對淤泥中的雜物進行粉碎,而后淤泥進入濾水箱,初步過濾水分后淤泥進入脫水箱中進行脫水處理,再將脫水后的淤泥排出脫水箱,粉碎組件使雜物粉碎成小塊狀,降低脫水系統被雜物堵塞的風險,從而提高淤泥的脫水效率。
可選的,所述進料箱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進料箱且位于所述出料口處通過第一連通管與所述濾水箱的頂部相連通,所述進料箱的出料口處固定連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外環側上設置有多個沿其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連接耳片,所述固定環圓心處設置有連接圓環,所述連接圓環外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沿其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鋸齒狀鋼片,所述鋸齒狀鋼片遠離所述連接圓環的一端與所述固定環的內環側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圓環套接于所述轉軸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環通過連接耳片固定在進料箱底面的出料口處,淤泥和雜物必須通過鋸齒狀鋼片和固定環內壁的空隙才能進入腔體,有利于鋸齒狀鋼片切斷雜物。
可選的,所述粉碎組件包括有帶刃葉輪,所述帶刃葉輪設置于所述進料箱內部且靠近所述進料箱的內底面,所述轉軸穿過所述帶刃葉輪且與所述帶刃葉輪固定連接,所述帶刃葉輪的輪葉斜向設置,且所述帶刃葉輪遠離轉軸的一端與腔體的內側壁相貼近。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帶刃葉輪可將進入進料箱的雜物進行粉碎,同時可對污泥進行攪拌,使污泥中析出一部分水分,從而提高淤泥的脫水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慶和源建設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慶和源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30057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