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合式配筋混凝土設備基礎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984976.0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00572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唐磊;朱珊珊;鄺欣;何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環能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4 | 分類號: | E02D27/44;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混凝土 設備 基礎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式配筋混凝土設備基礎,包括:結構底板部,其內設置有第一配筋框架體,所述第一配筋框架體上設有若干受力筋,所述結構底板部的下部埋設于地面以下,滿足支撐強度的配筋率要求;承放部,其內設置有第二配筋框架體,所述第二配筋框架體上設有若干分布筋,所述承放部位于所述結構底板部之上,經插筋插接于結構底板部上,起加高承放作用。該設備基礎適用于承放設備,其下部的結構底板部設置受力筋,滿足配筋率要求,提供支撐強度;上部分的承放部設置分布筋,滿足加高和一般構造要求;承放部的設置可節約受力筋的配筋面積,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設備基礎修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配筋混凝土設備基礎。
背景技術
在工程建造中,對于一些有安裝高度要求的設備,需要筑造一定高度的設備基礎來承放設備,以滿足設備的安裝高度要求,且這類設備通常較重,其設備基礎應具有相當的支撐強度。現有技術中,在建造設備基礎時,通常采用一體式結構,整體配筋澆筑完成。為使設備基礎整體滿足承重和支撐作用,其受力筋的設置要滿足整體配筋率的要求,且混凝土強度要求也較高,因而其建造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組合式配筋混凝土設備基礎,通過將設備基礎分為上下兩部分進行建造,下部的結構底板部內設置受力筋,滿足支撐強度的配筋率要求,上部的承放部內設置分布筋,滿足一般結構溫度變化要求,起加高作用;該設備基礎可有效節省受力筋的配筋面積,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組合式配筋混凝土設備基礎,適用于承放設備,包括:
結構底板部,其內設置有第一配筋框架體,所述第一配筋框架體上設有若干受力筋,所述結構底板部的下部埋設于地面以下,滿足支撐強度的配筋率要求;
承放部,其內設置有第二配筋框架體,所述第二配筋框架體上設有若干分布筋,所述承放部位于所述結構底板部之上,經插筋插接于結構底板部上,起加高承放作用。
可選地,澆筑所述結構底板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等于澆筑所述承放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上部的承放部可采用強度等級相對較低的混凝土澆筑,可進一步節約建造成本。
可選地,所述結構底板部采用C25及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所述承放部采用C15、C20或C25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
可選地,所述結構底板部的厚度(H)大于或等于所述承放部的厚度(h)。
可選地,所述結構底板部之下還設有地基基礎層。進一步增加設備基礎的承載負荷,使其結構更加穩定。
可選地,所述受力筋在結構底板部內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間縱向設置。受力筋用于承受承放部及其上放置的設備的負荷。
可選地,所述分布筋在承放部內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間縱向設置。
可選地,所述插筋下部與第一配筋框架體連接,上部與第二配筋框架體連接。確保承放部與結構底板部連接牢固,保證設備基礎結構的穩定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配筋混凝土設備基礎,分為上下連接的結構底板部和承放部,結構底板部內設置受力筋,為設備和承放部提供支撐強度,滿足配筋率要求;承放部內設置分布筋,滿足一般結構溫度變化的要求,及設備基礎加高的要求。該設備基礎在滿足支撐和加高要求的同時,可有效節約受力筋的配筋面積,節約建造成本;其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便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環能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未經中建環能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9849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仁向下彈開的鞋底模具
- 下一篇:一種地面式設備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