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污泥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976968.1 | 申請日: | 2020-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781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代鑫;李東濤;劉洋;趙鵬;郭德英;馬超;徐榮廣;何亞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8 | 分類號: | C02F11/18;C10J3/00;C10J3/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靜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泥 處理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泥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水熱碳化反應器、固液分離裝置、水熱碳與煤混合器、氣化爐和汽包;水熱碳化反應器開設有水蒸氣入口和固液混合物出口;固液分離裝置開設有固液混合物入口、水熱碳出口,固液混合物入口與固液混合物出口相連;水熱碳與煤混合器開設有水熱碳入口和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出口,水熱碳入口與水熱碳出口相連;氣化爐開設有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入口,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入口與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出口相連;汽包開設有水蒸氣出口,循環水進出水口,水蒸氣出口與水蒸氣入口相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處理系統能夠實現可靠高效的污泥資源化利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泥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污泥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污泥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主要副產品,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污泥的產量也急劇增加。目前主要有污泥填埋、污泥厭氧消化、污泥堆肥、石灰穩定建材利用、污泥焚燒等無害化和資源化程度低的處理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污泥處理系統,解決現有技術中污泥處理無害化和資源化程度低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水熱碳化反應器、固液分離裝置、水熱碳與煤混合器、氣化爐和汽包;
所述水熱碳化反應器開設有污泥入口、水蒸氣入口和固液混合物出口;
所述固液分離裝置開設有固液混合物入口、水熱碳出口和液體產物出口,所述固液混合物入口與所述固液混合物出口相連;
所述水熱碳與煤混合器開設有水熱碳入口、煤入口和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出口,所述水熱碳入口與所述水熱碳出口相連;
所述氣化爐開設有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入口、粗合成氣出口、排渣口以及循環換熱結構進出水口,所述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入口與所述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出口相連;
所述汽包開設有循環水進出水口和水蒸氣出口,所述循環水進出水口分別與所述循環換熱結構進出水口相連,所述水蒸氣出口與所述水蒸氣入口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水熱碳化反應器包括:反應器罐體以及第一攪拌器;
所述第一攪拌器設置在所述反應器罐體內;
所述污泥入口、所述水蒸氣入口和所述固液混合物出口分別設置在所述反應器罐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污泥入口設置在所述反應器罐體的頂部,所述水蒸氣入口設置在所述反應器罐體下部,所述固液混合物出口設置在所述反應器罐體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攪拌器設置在所述污泥入口下方,且位于所述水蒸氣入口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器罐體的上部還開設有排氣口。
進一步地,所述水熱碳與煤混合器包括:混合器罐體和第二攪拌器;
所述第二攪拌器設置在所述混合器罐體內;
其中,所述水熱碳入口、所述煤入口和所述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出口分別設置在所述混合器罐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水熱碳入口和所述煤入口設置在所述混合器罐體的頂部,所述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出口設置在所述混合器罐體的底部,所述第二攪拌器設置在所述混合器罐體的內腔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氣化爐包括:爐罐體;
所述爐罐體自上而下分成相通的氣化室、熱回收室以及激冷室;
所述水熱碳與煤混合物入口設置在所述氣化室頂部,所述氣化室底部設置出渣口,所述出渣口連通所述熱回收室;
所述熱回收室的底部設置氣渣通道,所述氣渣通道與所述激冷室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首鋼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9769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