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橫向骨搬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973956.3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8055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漆白文;張浩;喻愛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煒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橫向 搬運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橫向骨搬運裝置,包括鋼板、螺柱、固定骨針、提拉基座和提拉螺釘;所述鋼板中央固定有螺柱,兩端開有螺孔;螺柱上端設置有尾帽;固定骨針螺旋連接于螺孔中;所述提拉基座為一平板,厚度方向內嵌調節螺母,調節螺母上下開有通孔以螺旋連接螺柱;提拉基座兩端開有螺孔以螺旋連接提拉螺釘;提拉基座兩端側面開有螺孔并延伸到提拉螺釘,螺孔螺旋連接有卡扣螺釘;提拉螺釘螺旋連接于提拉基座,下端穿出鋼板。該結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可精確調節位移距離,適合醫療機構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橫向骨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脛骨橫向骨搬運技術是在Ilizarov張力-應力法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療法,該療法可緩慢持續牽拉骨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細胞增殖及生物合成功能,對促進組織新生具有較積極的影響,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生組織新陳代謝,對恢復組織正常功能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此外,較多研究證實,脛骨橫向骨搬運技術可促進骨骼、血管、神經等生長,并有助于機體自然重建受損組織微循環,對神經組織再生具有較積極的影響。因此脛骨的橫向骨搬運可廣泛應用于治療糖尿病足、下肢血管閉塞癥等。
常規的橫向骨搬運是術中安裝橫向骨搬運外固定架,目前,現有的橫向骨搬運外固定支架在設計上還是存在缺陷,不便于調整而實現橫向骨搬運,同時,在結構設計上,目前的橫向固定搬運器械較為復雜,意味著安裝難度和固定穩定性較差,不適合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市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橫向骨搬運裝置,該裝置通過結構設計,結合優化的螺紋連接方式可實現橫向骨的搬運。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便于精確調節,適合醫療機構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橫向骨搬運裝置,包括鋼板、螺柱、固定骨針、提拉基座和提拉螺釘;
所述鋼板中央固定有螺柱,兩端開有螺孔;螺柱上端設置有尾帽;固定骨針螺旋連接于螺孔中;
所述提拉基座為一平板,厚度方向內嵌調節螺母,調節螺母上下開有通孔以螺旋連接螺柱;提拉基座兩端開有螺孔以螺旋連接提拉螺釘;提拉基座兩端側面開有螺孔并延伸到提拉螺釘,螺孔螺旋連接有卡扣螺釘;
提拉螺釘通過卡扣螺釘固定于提拉基座,下端穿出鋼板。
進一步,所述鋼板為中間厚兩邊薄的結構,提拉螺釘穿出位置在厚部分的范圍內。
進一步,所述提拉基座前后側面中間開有通槽以嵌入調節螺母,調節螺母通過頂面和底面限制于提拉基座中。
進一步,所述固定骨針為4-6個。
進一步,所述尾帽為螺帽,其外徑大于提拉基座上調節螺母上通孔的內徑。
進一步,所述調節螺母外壁環形設置有圓孔,方便插入扳手進行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設計和優化的螺紋調節的方式能夠實現骨塊的穩定固定,繼而實現橫向骨的搬運。該結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可精確調節位移距離,適合醫療機構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橫向骨搬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橫向骨搬運裝置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橫向骨搬運裝置提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橫向骨搬運裝置固定骨針的示意圖;
圖5為本橫向骨搬運裝置提拉螺釘的示意圖;
圖6為本橫向骨搬運裝置提拉系統提拉基座、調節螺母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9739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腫瘤科臨床活檢樣本取樣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人工挖孔樁施工防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