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風電塔筒內的備品運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943661.1 | 申請日: | 2020-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65330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頡 | 申請(專利權)人: |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7/02 | 分類號: | B66F7/02;B66F7/2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劉暢;馮炳輝 |
| 地址: | 528437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風電塔筒內 備品 運輸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于風電塔筒內的備品運輸裝置,包括導向梯、多個支撐組件、帶有滑輪組的載物架、鋼絲繩和起重機;所述導向梯沿塔筒的軸向方向延伸,并通過多個支撐組件裝于塔筒的內壁上,其兩側分別形成有導軌,用于與載物架的滑輪組相配合;所述載物架通過其側面的滑輪組安裝于導軌上,并能夠沿導軌上下移動,其底部的載物板用于裝載備品;所述起重機裝于塔筒的頂部,其底部通過鋼絲繩與載物架相連接,由起重機拉動載物架,進而使裝載備品的載物架沿導軌向塔筒高層運輸。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解決在風電塔筒內進行備品備件運輸的過程中,吊物與塔筒內壁及塔筒內的其他部件碰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電塔筒內升降作業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應用于風電塔筒內的備品運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風電塔筒內進行備品備件的運輸通常采用的方式為:在塔筒頂部安裝電動吊機,電動吊機通過繩索連接吊鉤,將需要運輸的備品備件吊在吊鉤上,通過控制電動吊機收緊或下放繩索,使備品備件在塔筒內上下移動,以實現備品備件向塔筒高層運輸的目的。由于目前塔筒大多數為錐筒式鋼塔筒,其特征為頂部直徑小于底部直徑,因為受吊物的重力特性,吊物與繩索始終保持一條直線,并與地面垂直,因此備品備件的吊運區域必須靠近塔筒中心,才能保證整個系統在筒內的穩定運行。所以該方法會導致本已拮據的塔筒內空間變得狹窄,其他體型較大的電氣件布置難度增加。同時由于繩索連接為柔性連接,吊物會因為吊機運動而在塔筒內左右晃動,極易與塔筒內的其他部件碰撞。且該方法無法應用在傾斜式塔架中,目前傾斜式塔架在海上風電漂浮式基礎項目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種傾斜式塔架有別于傳統直立塔架設計,會與地面或海平面成10~15°傾斜錐角。如果吊物方式繼續采用繩索形式,與塔筒壁發生干涉的風險更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風電塔筒內的備品運輸裝置,能夠有效解決在風電塔筒內進行備品備件運輸的過程中,吊物與塔筒內壁及塔筒內的其他部件碰撞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應用于風電塔筒內的備品運輸裝置,包括導向梯、多個支撐組件、帶有滑輪組的載物架、鋼絲繩和起重機;所述導向梯沿塔筒的軸向方向延伸,并通過多個支撐組件裝于塔筒的內壁上,其兩側分別形成有導軌,用于與載物架的滑輪組相配合;所述載物架通過其側面的滑輪組安裝于導軌上,并能夠沿導軌上下移動,其底部的載物板用于裝載備品;所述起重機裝于塔筒的頂部,其底部通過鋼絲繩與載物架相連接,由起重機拉動載物架,進而使裝載備品的載物架沿導軌向塔筒高層運輸。
進一步,所述載物架包括載物板、鋼管、下滑輪組、斜支撐臂、上滑輪組和拉桿;所述載物板為矩形結構,其底部通過多個鋼管支撐;所述下滑輪組有兩個,對稱裝于載物板后側的兩端,并分別滾動安裝在兩個導軌上;所述斜支撐臂有兩個,對稱設于載物板的左右兩側,且每個斜支撐臂的下端與載物板的相應側的前端相連接,其上端斜向上延伸,并安裝有上滑輪組,兩個上滑輪組相互對稱,且兩個上滑輪組分別滾動安裝在兩個導軌上;所述拉桿有四個,其底端分別連接于載物板的四個角位上,其頂端向上延伸,并形成有拉環,用于與鋼絲繩相連接。
進一步,兩個上滑輪組和兩個下滑輪組均為雙滑輪結構。
進一步,所述載物板為5mm厚扁豆花紋鋼板。
進一步,每個支撐組件包括壓板、支撐板和支座,所述壓板壓在導向梯的橫梁上,所述支撐板的一端與壓板通過螺栓相連接,其另一端向塔筒內壁的方向延伸,并與支座通過螺栓相連接,所述支座固定在塔筒內壁上。
進一步,所述起重機為電動吊機或電動葫蘆。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與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備品運輸裝置采用導軌運輸形式,將導軌固定在塔筒內壁上,運輸物品的運動軌跡沿塔筒內壁運行,可以有效避免運輸物品劇烈晃動的問題,同時可有效減少吊物的占用空間,提升塔筒內部件布局的便利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未經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9436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