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學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934320.8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90392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奇;游金興;齊禹;戴付建;趙烈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倫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69 | 代理人: | 茹凱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 鏡頭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學鏡頭,包括鏡筒以及透鏡組,透鏡組安裝設置在鏡筒內部,透鏡組包括至少一個透鏡,透鏡組的透鏡沿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設置;透鏡包括工作部、連接部和切面,連接部包括搭接部和承靠部,相鄰透鏡通過搭接部和承靠部配合連接;連接部外緣上任二點過鏡頭中心的最短距離d1與切面外緣上任二點過鏡頭中心的最短距離d2之間滿足:0.4≤d2/d1≤0.7;連接部安裝區外緣上任二點過鏡頭中心的最大直線距離D1與切面安裝區外緣上任二點過鏡頭中心的最小直線距離D2之間滿足:0.4≤D2/D1≤0.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學鏡頭,透鏡組中各透鏡之間采用互相搭接的方式,降低組裝難度和成本,具有較小的鏡頭體積結構設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學成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學鏡頭。
背景技術
鏡頭是手機中重要的部件,常規的鏡頭形狀為圓盤狀旋轉結構。現在手機為了追求更輕薄的機身會出現攝像頭凸起的問題,而輕薄的機身與強大的拍攝能力之間很難兼容,對于光學變焦來說,采用切邊式的鏡頭設計加上潛望式的結構布局,可以很好的彌補光學變焦所帶來的機身增厚的問題。
市場上現有的手機鏡頭結構包括鏡筒、透鏡組以及遮光組件,鏡片為圓盤狀旋轉結構,對應的鏡筒內側壁為圓形通孔狀結構,在潛望式鏡頭廣泛普及的背景下,圓形結構設計嚴重限制了鏡頭和手機的尺寸。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發展,使用者對機身的厚度要求越來越薄,如何減小鏡頭的尺寸同時兼顧強大的光學系統變得尤為重要,因此,需要對鏡頭結構進行改良以降低機身厚度。
為了解決現有手機鏡頭光學設計帶來的機身增厚的問題,需要一種可有效減小鏡頭體積的結構,不僅可以滿足更輕薄機身的設計要求,還可以為未來高性能鏡頭(例如更高倍數的變焦鏡頭)設計提供可行性。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手機鏡頭光學設計的圓形結構帶來的機身增厚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光學鏡頭,具有較小的鏡頭體積結構設計,不僅可以滿足輕薄機身的設計要求,還可以為未來高性能鏡頭設計提供可能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學鏡頭,包括鏡筒以及透鏡組,透鏡組安裝設置在鏡筒內部,透鏡組包括至少一個透鏡,透鏡組的至少一個透鏡沿光軸從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設置;
透鏡組中的任一透鏡包括工作部和連接部,連接部設置于工作部的外側;
工作部兩側設置有切面;
任一透鏡的連接部包括搭接部和承靠部,搭接部設置于連接部的像側,承靠部設置于連接部的物側,相鄰透鏡通過搭接部和承靠部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工作部為非球面工作部。
進一步地,透鏡組中任一透鏡連接部相對外緣上任二點過鏡頭中心的最短距離為d1,透鏡組中任一透鏡的切面相對外緣上任二點過鏡頭中心的最短距離為d2,d1與d2之間滿足:0.4≤d2/d1≤0.7。
進一步地,透鏡組中任一透鏡的兩個切面的距離為D,該透鏡的工作部有效徑為R,D與R之間滿足:DR。
進一步地,鏡筒包括連接部安裝區,連接部安裝區設置于鏡筒的內側,連接部安裝區與透鏡組中透鏡的連接部配合安裝。
進一步地,鏡筒包括切面安裝區,切面安裝區設置于鏡筒的內側,切面安裝區與透鏡組中透鏡的切面配合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9343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