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復合式蓄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899080.2 | 申請日: | 202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89147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智威;杜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久維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3/04 | 分類號: | F24D13/04;F24D15/02;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國家民用航***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蓄熱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復合式蓄熱裝置,包括外殼(1),保溫層(2),內膽(3),定位支架(4),擋板固定柱(5),支撐板(6),電加熱元件(7),支撐座(8),底托(9),地腳(10),相變蓄熱棒(11),內翅片(12),溫度探測盲管(13),吊環(14),自動排氣閥(15),進水管口(16),出水管口(17),上蓋(18),排污口(19)。所述蓄熱裝置具有單位有效能量大、換熱性能好、占地面積小、成本低和安裝簡便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蓄熱供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式蓄熱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中國的供暖季,傳統的燃煤取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已經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關注,近幾年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支持清潔采暖的改革政策。相較于集中供暖、天然氣供暖、燃油供暖等采暖方式,電采暖由于具備覆蓋范圍廣、鋪設成本低、電容量充足等優勢成為了清潔采暖的首選。然而這種在采暖季、大量使用電力進行直接采暖進一步加大了電網側的峰谷差,同時也給電采暖用戶增加了使用成本。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采用蓄能的方式,在晚上便宜的低谷電價時間將能量進行儲存,在白天將已儲存能量取出使用,盡量減少峰電價和平電價階段的電力使用。隨著峰谷電價差值的增大,蓄熱供暖方式不但解決了電力側的調峰壓力,也為客戶節省了采暖費用,直接縮短了產品的回收年限,真正實現了老百姓用得起和清潔政策實施可持續性的目的。
在各種蓄熱方式中,相變蓄熱由于是利用相變材料的潛熱進行能量的儲存與釋放,具備安全、儲熱量大,且相變過程中,溫度基本保持不變等優點受到市場的關注。利用這些性能,可以很好的將熱交換介質保持在較高的熱品味溫度,也使得終端用戶保持較好的舒適性溫度,例如專利CN201720459601中將相變蓄熱材料作為單一蓄熱介質所設計的常壓裝置。以上這種設計盡管蓄能量大,但有以下缺點:一是蓄熱單元內部與大氣相通,會出現結晶水損失,進而影響單元的蓄熱量;二是與大氣相通后,某些材料及其添加的輔料會與空氣中某些組分發生反應,材料發生質的變化,進一步影響蓄熱單元的壽命。三是單一以相變材料為蓄熱介質,其成本比相對于水蓄熱增加很多,市場推廣難度大。
鑒于此,本專利設計一種復合式蓄熱裝置,將相變材料裝入到蓄熱棒進行密封,與蓄熱棒外的水共同作為蓄熱材料,同時水也作為換熱介質,對終端進行循環供熱。可實現供水溫度高、蓄放熱量更大、成本更低、安裝簡便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單位有效能量大、換熱性能好、占地面積小、成本低、安裝簡便的復合式相變蓄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式蓄熱裝置,包括外殼(1),保溫層(2),內膽(3),定位支架(4),擋板固定柱(5),支撐板(6),電加熱元件(7),支撐座(8),底托(9),地腳(10),相變蓄熱棒(11),內翅片(12),溫度探測盲管(13),吊環(14),自動排氣閥(15),進水管口(16),出水管口(17),上蓋(18),排污口(19)。
本專利所涉及的一種復合式蓄熱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吊環(14)與內膽(3)要疊加性焊接,充分保證了運輸過程中吊裝的安全性。在放熱時,為了保證單元內部換熱的均勻性,進水管口(16)的管子在單元內部向下加長,加長的長度尺寸與相變蓄熱棒的尺寸一致。出水管口(17)與進水管口對稱布置于上蓋(18)靠近兩端的位置。在蓄熱裝置的上蓋(18)上還布置有自動排氣閥(15),保證蓄熱裝置的安全性,以及在放熱過程中,防止系統內有空氣,導致泵的空轉。溫度探測盲管(13)也在上蓋(18)上進行焊接,實現在整個充放熱過程中,對溫度的監控。
本專利所涉及的一種復合式蓄熱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相變蓄熱棒(11)內填充有相變蓄熱材料和內翅片(12)。由于相變材料的導熱系數非常低,導致相變換熱的溫度出現拖尾和降低了相變材料的恒溫交換特性,從而造成換熱溫度階梯式下降,放熱量也急劇降低。內翅片可采取碳鋼、鋁、不銹鋼、銅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久維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陜西久維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8990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