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888912.0 | 申請日: | 2020-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3915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葳;何安西;李建華;王渝川;唐海龍;張皓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容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15/04 | 分類號: | B08B15/04;B08B5/04;B01D46/10;B22F9/10;B2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韋建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電極 離心 霧化 除塵 進料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包括霧化室與除塵總管,所述霧化室豎直端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霧化室內部設置有電極棒料。本實用新型中,圍繞旋轉電極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的霧化室外部修建金屬密封防護罩,并在各結合處和空隙做好了密封工作,保證氣密性,在密封罩的上方開設通孔,便于與除塵總管的連接,除塵總管底部連接萬向吸塵管,萬向吸塵管下方設置有集塵罩,萬向吸塵管可帶動集塵罩移動,集塵罩對隔離空間以及進料口進行抽塵處理,消除了金屬粉塵的無規則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回收再利用物料的目的,進而提高了現有的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的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旋轉電極離心霧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
背景技術
霧化法,即霧化制粉法,是指將液體金屬或合金直接破碎分散成所需要的粉末,而離心霧化的概念是熔融金屬通過離心力的作用而粉碎成粉末的方法,所以二者是有區別的。其中霧化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用高壓泵把漿體以十幾兆帕的壓力擠入噴嘴,經噴嘴導流槽后變為髙速旋轉的液膜噴射出噴孔形成錐狀霧化層的方法稱為加壓自噴式霧化;2、利用散料盤高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為把漿體拋散、破碎成非常薄的液膜后,在散料盤的邊緣與空氣作高速相對運動的摩擦中霧化散出的方法稱為離心霧化;3利用壓縮空氣的高壓射流對料漿進行沖擊粉碎,從而達到使料漿霧化粉碎目的的方法稱為壓縮空氣噴吹式霧化;4、在真空中對料漿的霧化以達到粉碎目的的方法稱為真空霧化;5、利用超聲波能量來實現對液流的破碎稱作超聲波霧化。旋轉電極霧化,用金屬或合金制作成一對電極,通過放電使得金屬端面與電弧接觸區域變成熔融狀態,再通過高速旋轉的離心力將金屬液滴甩出,完成霧化過程。
目前,現有的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仍存在不足之處,現有的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采取動密封的方式,棒料與霧化室之間無法達到絕對的密封,而整個霧化室內由惰性氣體保護,呈正壓,所以在進行化料操作時在動密封處會產生一定的逸散物,對環境和操作人均存在一定的金屬粉塵危害,部分現有的進料機構僅單純設置了簡單的防護罩,以防止棒料在高速旋轉的過程中飛離造成安全隱含,而并未考慮進料處存在的金屬粉塵逸散,現有的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極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操作人員健康,污染了環境,并且進料機構的工作效率低下,進而降低了現有的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的使用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旋轉電極離心霧化用除塵進料機構,包括霧化室與除塵總管,所述霧化室豎直端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霧化室內部設置有電極棒料,所述霧化室豎直端一側固定連接有密封罩,所述除塵總管底部固定連接有萬向吸塵管,所述萬向吸塵管底部固定連接有集塵罩。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罩外表壁嵌設有觀察窗。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罩外表壁設置有罩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集塵罩呈弧形結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密封罩頂部開設有通孔述。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罩外表壁涂設有防腐涂層。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容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容克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8889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