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桁架的支撐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840998.X | 申請日: | 202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65893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范銳釗;邢偉;李朝陽;黃科;趙東生;毛鵬飛;陰泰越;謝永偉;許明澤;胡瑞年;劉新安;趙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63921部隊 |
| 主分類號: | E04G21/16 | 分類號: | E04G21/16;E04G21/30;E04G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李澤彥 |
| 地址: | 10004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桁架 支撐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桁架的支撐件,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若干個支撐柱,若干個支撐柱用于與桁架結合固定,若干個支撐柱靠近底座的端部交匯于底座的底面;支撐柱遠離底座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與桁架連接固定的連接板;環繞若干個支撐柱設置的加固環,加固環包括沿支撐柱延伸方向設置的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第二環體位于第一環體遠離底座的一側;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分別與若干個支撐柱的內側壁連接固定。該實施例的支撐件完全符合大型鋼結構的吊裝和翻身的需求,可有效地防止桁架腹桿在起吊過程中與地面直接接觸導致受力變形,同時該支撐件可重復使用,安裝、拆卸方便快捷,節省人力、物料成本和操作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結構吊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桁架的支撐件。
背景技術
隨著鋼結構技術在建筑行業的引進和應用,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近幾十年,我國的鋼結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種類型的鋼結構工程不斷涌現,形式越來越復雜多樣。與此同時,大型鋼結構的安裝的困難和挑戰也隨之越來越大,需要不斷創新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能,才能滿足未來大型鋼結構吊裝發展的需要。
大型鋼結構中如單片桁架在翻身和吊裝的過程中,尤其是單片管桁架吊裝時,存在桁架的腹桿直接接觸地面從而受力發生變形的問題,現有技術中為解決這種問題主要通過減小地面腹桿拼裝量(即將桁架吊裝在高空后再進行腹桿拼裝)或者采用雙擊抬吊(即通過兩臺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機同時進行抬吊)這兩種方案。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這兩種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通過將桁架吊裝在高空后再進行腹桿拼裝以減小地面腹桿拼裝量的方案,會額外增加現場施工人員大量的高空作業量,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同時也提高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效率;而采用雙機抬吊的方式則額外增加機械的投入量,提高施工的機械成本。
因此,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需要提供一種新的用于桁架的支撐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桁架的支撐件,以解決桁架在吊裝過程中桁架腹桿直接接觸地面容易受力彎曲變形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中至少一個,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桁架的支撐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的若干個支撐柱,若干個所述支撐柱用于與桁架結合固定,若干個所述支撐柱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部交匯于所述底座的底面;所述支撐柱遠離所述底座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與桁架連接固定的連接板;環繞若干個支撐柱設置的加固環,所述加固環包括沿支撐柱延伸方向設置的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所述第二環體位于所述第一環體遠離所述底座的一側;所述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分別與若干個所述支撐柱的內側壁連接固定。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環體的形狀為菱形、矩形或圓形。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環體的形狀為菱形、矩形或圓形。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環體所在平面和第二環體所在平面中至少一個與所述底座的底面平行。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柱的長度的三等分點。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柱遠離所述底座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呈等腰棱錐形。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設置有螺栓孔。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63921部隊,未經北京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63921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8409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輸送式拋丸噴砂一體毛邊機
- 下一篇:電力電纜排管井爆炸泄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