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74846.4 | 申請日: | 2020-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6730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慧敏;孫旦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雙嘉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7/04 | 分類號: | B23Q7/04;B23Q17/00;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自動檢測 機床 上下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包括底部四角固定有支撐柱的平臺,所述平臺兩側開有滑槽,且滑槽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開有螺孔,且螺孔內壁螺接有螺桿,所述平臺一側固定有第一伺服電機,且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在螺桿一端。本實用新型通過使用平臺、滑塊、金屬框、螺桿、第一伺服電機,電動推桿、第二伺服電機、雙向螺桿、連接桿和夾持塊,將物料夾持固定,進行檢測,使得更加實用,減輕了作業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的工作效率;通過使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能夠在感應到人體接觸到夾持塊夾持部位時,控制電磁開關進行斷電處理,避免人員在使用時夾手,保障了作業員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制造業急需發展的背景下,機械手出現,并且地位越來越高,使用越來越廣泛,機床上下料機械手主要實現機床制造過程的完全自動化,并采用了集成加工技術,現有的上下料機械師在加工生產時存在一定的弊端,只能做單向橫線運動或者單向豎線運動,這樣使得機械手只是適用于某個單一的加工設備上,還需要工作人員去手動完成其他步驟,不能實現一人操作多臺機床現象,工廠也不能自動化生產,使得工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大大增加,同時容易產生工傷事故,作業人員的安全存在隱患問題人,工操作效率也比較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包括底部四角固定有支撐柱的平臺,所述平臺兩側開有滑槽,且滑槽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開有螺孔,且螺孔內壁螺接有螺桿,所述平臺一側固定有第一伺服電機,且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在螺桿一端,所述滑塊一側固定有金屬框,且金屬框頂部內壁開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壁滑動連接有電動推桿,且電動推桿底端固定有連接桿,所述電動推桿頂部開有螺紋孔,且螺紋孔內壁螺接有雙向螺桿,所述金屬框一側頂部固定有第二伺服電機,且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在雙向螺桿一端,所述連接桿一端固定有夾持塊,且夾持塊底部一側開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內壁固定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且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通過導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過連接線分別連接有電磁開關和報警器,且電磁開關通過電線與第二伺服電機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螺桿兩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滑槽內壁。
優選的,所述雙向螺桿兩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安裝槽內壁。
優選的,所述控制器和報警器分別固定在支撐柱一側。
優選的,所述電磁開關通過連接線連接有電源。
優選的,所述夾持塊一側開有弧形槽,且弧形槽內壁固定有橡膠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使用平臺、滑塊、金屬框、螺桿和第一伺服電機,能夠將物料從機床一端輸送至機床另一端,并利用電動推桿、第二伺服電機、雙向螺桿、連接桿和夾持塊,將物料夾持固定,然后在利用電動推桿推送至需要檢測位置,進行檢測,使得更加實用,減輕了作業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2、通過使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能夠在感應到人體接觸到夾持塊夾持部位時,傳輸數據給控制器,控制電磁開關進行斷電處理,并利用報警器進行報警提醒,避免人員在使用時夾手,保障了作業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的正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的第二伺服電機電路簡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具有自動檢測機床上下料裝置的側剖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雙嘉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雙嘉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748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