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橡膠類的高分子材料用生產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72721.8 | 申請日: | 2020-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79769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婷媛;董潤妍;代伉偉;何林李;王艷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43/02 | 分類號: | B29C43/02;B29C43/32;B29C43/50;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溫州名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陳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橡膠 高分子材料 生產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的一種基于橡膠類的高分子材料用生產設備,包括設備整體,設備整體底部與模壓臺頂部固定連接,設備整體內側上端開設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內部與第一滑腳相互滑動連接,第一滑腳安裝在上移動板兩端,上移動板頂部安裝有電機室,電機室內部安裝有電機,電機一端與螺紋轉桿一端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模壓頭與模壓槽相互配合來實現模壓材料的成型,再通過減震桿與橡膠塊相互配合來對下壓的下移動板進行緩沖減震,再通過模具槽與模壓槽之間相互配合來實現成品的隨時收集,這樣的一個設備可以有效的將橡膠類高分子材料進行模壓成型,節省了繁多的過程,對整體的生產效率進行了一個提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橡膠類的高分子材料用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高分子材料也稱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為基體,再配有其他添加劑(助劑)所構成的材料,天然高分子是存在于動物、植物及生物體內的高分子物質,可分為天然纖維、天然樹脂、天然橡膠、動物膠等,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三大合成材料,此外還包括膠黏劑、涂料以及各種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天然高分子材料所沒有的或較為優越的性能,較小的密度、較高的力學、耐磨性、耐腐蝕性、電絕緣性等。
橡膠類高分子材料一般均是通過注塑成型,這種成型方式步驟繁多,且需要對材料進行高溫溶解在冷卻,降低了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橡膠類的高分子材料用生產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橡膠類高分子材料一般均是通過注塑成型,這種成型方式步驟繁多,且需要對材料進行高溫溶解在冷卻,降低了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橡膠類的高分子材料用生產設備,包括設備整體,所述設備整體底部與模壓臺頂部固定連接,所述設備整體內側上端開設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內部與第一滑腳相互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腳安裝在上移動板兩端,所述上移動板頂部安裝有電機室,所述電機室內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一端與螺紋轉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螺紋轉桿與螺紋軌道內部轉動連接,所述螺紋轉桿另一端延伸出螺紋軌道內部與軸承內圈固定連接,所述螺紋軌道安裝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裝在設備整體內側第一滑道下方位置,所述設備整體內側下端開設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內部與第二滑腳相互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滑腳安裝在下移動板兩端,所述下移動板頂部與軸承外圈固定連接,所述下移動板底部安裝有模壓頭,所述模壓臺內部開設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內部開設有第三滑道,所述第三滑道內部與第三滑腳相互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滑腳安裝在模壓槽底部,所述模壓槽與模具槽內部相互滑動連接,所述模壓槽靠近模具槽一端安裝有卡塊,所述卡塊與卡槽內部相互插設連接,所述卡槽開設在模具槽內部,所述模壓槽遠離卡塊一端與液壓桿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移動板底部兩端安裝有橡膠塊,所述橡膠塊與減震桿相互觸接,所述減震桿底部與彈簧頂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底部與減震塊固定連接,所述減震塊安裝在模壓臺兩端,這樣在下壓時可以通過橡膠塊與減震桿相互觸接來將下壓帶來的震動進行有效的緩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移動板底部設置有螺紋安裝口,所述螺紋安裝口內部與模壓頭頂部相互轉動連接,通過螺紋安裝口處將模壓頭進行拆卸下來,這樣可以跟換不同模壓頭來模壓出不同形狀的成品。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滑腳的外徑尺寸與第三滑道的內徑尺寸相匹配,這樣就可以確保第三滑腳能夠滑入第三滑道內部從而將模壓槽移至模具槽內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塊的外徑尺寸與卡槽的內徑尺寸相匹配,這樣就可以確保卡塊能夠卡入卡槽內部從而將模壓槽牢固的固定在模具槽內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壓頭與模壓槽的開口位置相互對應,所述上移動板底部到螺紋軌道頂部的距離大于螺紋軌道底部到模具槽內側底部的距離,這樣就可以確保有足夠的距離將模壓頭壓進模壓槽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大學,未經溫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727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夜間病房巡查監控記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止帆布打折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