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豆檢驗檢疫用的采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58060.3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63278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洪娟;惠希東;周麗麗;王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照海關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克雷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張祥明 |
| 地址: | 276826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豆 檢驗 檢疫 采樣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豆檢驗檢疫用的采樣器,包括主管,主管的壁上開設有第一槽口,主管內轉動連接有取樣管,取樣管開設有與第一槽口大小相等的第二槽口,取樣管的外壁與主管的內壁相貼合,取樣管的一端延伸出主管外,取樣管內滑動連接有一塞柱,塞柱連接有拉桿,取樣管的一端連接有端蓋,拉桿穿出該端蓋延伸至取樣管外,拉桿與端蓋活動連接;取樣管外壁上開設有出料口,該出料口與外界相連通;主管遠離端蓋的一端還設置有呈錐形的尖刺部。本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方便實現不同深度層次的樣品取樣工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樣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豆檢驗檢疫用的采樣器。
背景技術
入境大豆中攜帶的疫情往往非常復雜,真菌、線蟲、病毒、雜草籽等檢疫性有害生物混雜其中,因而對于入境的大豆需要按照需要進行采樣,并通過專門的檢驗檢疫工作人員進行檢驗。
目前國內對于進口大豆的采樣工作大多采用人工采樣的方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人工采樣不僅勞動強度大、采樣效率低、操作規范性差;而且采樣不均,尤其是對深層的大豆采樣操作難度更大。因而如何更好地應對復雜的進口大豆采樣工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大豆檢驗檢疫用的采樣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大豆檢驗檢疫用的采樣器,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壁上開設有第一槽口,所述主管內轉動連接有取樣管,所述取樣管開設有與所述第一槽口大小相等的第二槽口,所述取樣管的外壁與所述主管的內壁相貼合,所述取樣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主管外,所述取樣管內滑動連接有一塞柱,所述塞柱連接有拉桿,所述取樣管的一端連接有端蓋,所述拉桿穿出該端蓋延伸至所述取樣管外,所述拉桿與所述端蓋活動連接;所述取樣管外壁上開設有出料口,該出料口與外界相連通;所述主管遠離所述端蓋的一端還設置有呈錐形的尖刺部。
優選的,所述主管的外壁上刻有刻度。
優選的,所述主管的外壁上還連接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主管內還設置有軸承,所述取樣管與所述軸承的內圈相連,所述軸承的外圈固定連接在所述主管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塞柱與所述拉桿相連的這一端的端面呈傾斜狀設置。
優選的,所述拉桿遠離所述塞柱的這一端連接有拉手。
優選的,所述端蓋的外壁上還連接有第一擋塊和第二擋塊,第一擋塊和第二擋塊呈對稱設置;所述拉桿的外壁上連接有限位桿,當限位桿與所述第一擋塊接觸時,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二槽口完全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裝置通過在主管內設置可相對轉動的取樣管,且取樣管與主管上分別設置有相適配的第二槽口、第一槽口,利用取樣管的轉動,就可實現第二槽口位置的變化,從而方便完成第一槽口的打開/關閉,當第一槽口與第二槽口連通時,大豆可進入取樣管內部,完成取樣動作;當第一槽口與第二槽口不連通時,就可將取得的樣品儲存在取樣管中;另外,在取樣管中還設置有塞柱,通過拉動塞柱就可將大豆樣品在取樣管中移動并經出料口排出,最終完成樣品的收集。
2.主管上設置有刻度,便于控制主管插入不同深度的大豆堆中取樣,方便工作人員觀察。
3.主管的端部設置有尖刺部,便于快速插入大豆堆中,減小了阻力。
4.塞柱的一端呈傾斜狀設置,便于取樣管中的大豆樣品從出料口留出,防止取得的樣品殘留在取樣管中,造成后續樣品數據不準確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照海關,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照海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580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海上石油平臺現場電氣房
- 下一篇:一種壓漿料用具有測量功能的流動試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