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54009.5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8139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杜俊濤;花鋒;李亮;劉進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中核核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T1/202 | 分類號: | G01T1/202;G01T1/203;G01T1/208;G01T1/17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馬鳳云 |
| 地址: | 710061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放射性 氣溶膠 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包括外殼和探測機構,外殼包括筒身、前蓋、后蓋和遮光部件,探測機構包括信號探測單元和信號處理單元,信號探測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塑料閃爍體、第一有機玻璃光導、BGO閃爍體、第二有機玻璃光導和光電倍增管,塑料閃爍體靠近前蓋布設;信號處理單元包括電子線路板,電子線路板上集成有依次連接的放大電路、甄別電路和濾波電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體積小,通過設置塑料閃爍體和BGO閃爍體對被測放射性氣溶膠中的β射線和γ射線進行探測,測量精度高,且塑料閃爍體和BGO閃爍體的溫度不會隨著被測放射性氣溶膠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便于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氣溶膠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放射性氣溶膠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測量核電站安全殼中放射性氣溶膠主要是對β放射性進行計數,現有的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大多采用PIPS半導體探測器,PIPS半導體探測器雖然具有較好的測量效果,但是對環境溫度和待測物質溫度極為敏感,只能在低于10℃~55℃的環境溫度和氣體溫度下正常工作,如果PIPS半導體探測器需要在相對較高溫度下工作,則需要使用制冷設備來保持PIPS半導體探測器的溫度不會隨著環境和待測物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這導致儀器結構變得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體積小,通過設置塑料閃爍體和BGO閃爍體對被測放射性氣溶膠中的β射線和γ射線進行探測,測量精度高,且塑料閃爍體和BGO閃爍體的溫度不會隨著被測放射性氣溶膠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便于推廣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和設置在所述外殼內的探測機構;
所述外殼包括筒身、用于密封筒身的前蓋和后蓋,以及設置在前蓋上且位于所述外殼外側的遮光部件;
所述探測機構包括信號探測單元和信號處理單元,所述信號探測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塑料閃爍體、第一有機玻璃光導、BGO閃爍體、第二有機玻璃光導和光電倍增管,所述塑料閃爍體靠近前蓋布設;
所述信號處理單元包括電子線路板,所述電子線路板上集成有依次連接的放大電路、甄別電路和濾波電路,所述濾波電路包括第一濾波電路和第二濾波電路,所述光電倍增管的輸出端與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連接。
上述的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內設置有分隔板,所述外殼內分隔板和前蓋之間形成用于容納所述信號探測單元的信號探測腔,所述外殼內分隔板和后蓋之間形成用于容納所述信號處理單元的信號處理腔;
所述塑料閃爍體、第一有機玻璃光導、BGO閃爍體、第二有機玻璃光導和光電倍增管均為圓柱體,所述塑料閃爍體、第一有機玻璃光導、BGO閃爍體、第二有機玻璃光導和光電倍增管的外側面均與筒身的內側面貼合。
上述的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線路板上還集成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包括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所述第一濾波電路和第二濾波電路的輸出端均與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
上述的一種放射性氣溶膠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件包括多層設置在前蓋上的反光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中核核儀器有限公司,未經西安中核核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540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