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集裝箱超重偏載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44101.3 | 申請日: | 202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95655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強;錢玲;慶承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易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19/14 | 分類號: | G01G19/14;G01G1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雷夕娟 |
| 地址: | 21004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裝箱 超重 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裝箱超重偏載檢測裝置,包括檢測臺(1)、輸送帶(2)和稱重臺(3),所述的檢測臺(1)可移動的位于稱重臺(3)的上方,所述的輸送帶(2)位于稱量臺(3)的前端,所述的輸送帶(2)的傳輸方向垂直于所述的稱重臺(3),所述的檢測臺(1)上設置有多個壓力傳感器(101),所述的壓力傳感器(101)均勻的分布在所述的檢測臺(1)上,所述的壓力傳感器(101)通過無線連接的方式與電腦連接。本實用新型中的偏載檢測裝置上能夠稱量集裝箱的重量,防止集裝箱超載;設置有多個壓力傳感器,對集裝箱的多個點進行壓力檢測。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檢測速度快,適合大量流的港口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集裝箱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集裝箱超重偏載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集裝箱運輸中的超重、偏重、偏載已給安全運輸帶來很大危害,為了確保安全運輸,必須要源頭控制,就是對集裝箱進行超偏載檢測?,F有的集裝箱裝載偏載檢測裝置在檢測完成后不方便把集裝箱從檢測裝置上卸下,從而導致檢測速度慢。因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集裝箱偏載檢測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裝箱偏載檢測裝置,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集裝箱超重偏載檢測裝置,包括檢測臺(1)、輸送帶(2)和稱重臺(3),所述的檢測臺(1)可移動的位于稱重臺(3)的上方,所述的輸送帶(2)位于稱量臺(3)的前端,所述的輸送帶(2)的傳輸方向垂直于所述的稱重臺(3),所述的檢測臺(1)上設置有多個壓力傳感器(101),所述的壓力傳感器(101)均勻的分布在所述的檢測臺(1)上,所述的壓力傳感器(101)通過無線連接的方式與電腦連接,從而分析集裝箱的重量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的檢測臺(1)得底端設置有萬向輪(102),便于將檢測臺放于稱重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輸送帶(2)上設置有多個卡槽(201),防止檢測臺在輸送帶上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的檢測臺(1)上設置有集裝箱架(103),防止集裝箱在檢測臺上移動。
在工作過程中,將所述的檢測臺推至稱重臺上,對集裝箱進行稱量,檢測臺對集裝箱多個點進行壓力測試,通過電腦分析檢測臺上的各個點受的壓力,從而分析集裝箱的偏重情況;檢測結束,推動檢測臺至輸送帶上,輸送帶運輸集裝箱至裝卸地點,并用吊裝設備將集裝箱從檢測臺卸下;在大批量檢測時,可以多配置幾個檢測臺,對大批量的集裝箱進行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偏載檢測裝置上設置有集裝箱移動設備,便于將集裝箱從偏載檢測裝置上卸下,且能夠稱量集裝箱的重量,防止集裝箱超載;設置有多個壓力傳感器,對集裝箱的多個點進行壓力檢測,能對集裝箱的左右偏重和前后偏重進行測量。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檢測速度快,適合大量流的港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集裝箱偏載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集裝箱偏載檢測裝置的俯視圖。
其中,1-檢測臺,101-壓力傳感器,102-萬向輪, 103-集裝箱架,2-輸送帶,201-卡槽,3-稱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 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易潔環??萍加邢薰荆唇浤暇┮诐嵀h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441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