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新能源鋰電池檢測的火燒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06616.4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7800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戚云峰;曹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可捷檢測(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12 | 分類號: | G01N31/12;G01R31/36;A62C31/02;A62C35/02;A62C99/00;A62C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新能源 鋰電池 檢測 火燒 試驗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新能源鋰電池檢測的火燒試驗裝置,包括裝置本體,裝置本體上表面設置有排煙口,裝置本體前表面設置有鋼化玻璃,裝置本體側面設置有控制開關,裝置本體側面底端設置有送料口,送料口內部設置有伸縮門,送料口內部底端設置有第一導軌,第一導軌一側設置有第二導軌,第二導軌上端設置有托運車,通過設置,排煙口和活性炭板,在進行試驗時,燃燒產生的氣體會向上升,在進入到排煙口內后,氣體會經過活性碳板的過濾,除去氣體中包含的有害氣體,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氫化合物等,避免有害氣體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新能源鋰電池檢測的火燒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暖和節能減碳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際共識,我國也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重點扶持,以油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具有減少排放污染的優點,但是最近幾年發生多起新能源汽車由于電池質量問題發生起火冒煙甚至爆炸,因此測試新能源鋰電池暴露在火焰下的阻燃性、阻燃時間以及安全性,從而驗證新能源汽車在發生自燃后,駕駛員和乘客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撤離顯得極為重要。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陷或問題:
1、現有的火燒試驗裝置,在進行試驗時,設備簡陋,只是將電池放在架子上,在電池下方用火進行燒灼,但是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在試驗時,燃燒產生的氣體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氣體中包含的二氧化硫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2、在試驗過程中,電池發生爆炸或者劇烈燃燒時,需要工作人員利用手提式滅火器進行滅火,這樣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提出了一種用于新能源鋰電池檢測的火燒試驗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于新能源鋰電池檢測的火燒試驗裝置,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新能源鋰電池檢測的火燒試驗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上表面設置有排煙口,所述裝置本體前表面設置有鋼化玻璃,所述裝置本體側面設置有控制開關,所述裝置本體側面底端設置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內部設置有伸縮門,所述送料口內部底端設置有第一導軌,所述第一導軌一側設置有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上端設置有托運車,所述托運車下表面設置有卡塊,所述托運車內部設置有格柵,所述裝置本體內壁設置有防火磚,所述裝置本體內部下端設置有燃燒室,所述燃燒室內壁設置有點火器,所述裝置本體內部上端設置有滅火罐,所述滅火罐上端設置有注料口,所述滅火罐下端設置有噴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排煙口的形狀為鏤空圓柱體,且所述排煙口內壁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內側設置有活性炭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卡槽與所述活性炭板的數量相配套,所述卡槽分別對稱等距安裝在所述排煙口內壁兩側,所述卡槽內徑尺寸與所述活性炭板外徑尺寸相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鋼化玻璃的構造成分內含有硼酸和硅酸,且所述鋼化玻璃的外表面和內表面噴涂有隔熱材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導軌與所述第二導軌內部形狀為凹形,所述卡塊的形狀為凸形,且所述卡塊套接在所述第一導軌和所述第二導軌內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格柵的形狀為長方形條狀,所述格柵的數量為若干組,且所述格柵分別等距安裝在所述托運車內壁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滅火罐的形狀為矩形,所述滅火罐內儲存有二氧化碳,且所述滅火罐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裝置本體內部上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新能源鋰電池檢測的火燒試驗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可捷檢測(常州)有限公司,未經安可捷檢測(常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066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機電設備的散熱保護裝置
- 下一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模塑性能測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