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端蓋結構、換熱器及空調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665040.1 | 申請日: | 2020-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03889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陳旭峰;田浩;李宏波;朱振濤;羅青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3/20 | 分類號: | F24F13/2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裕波 |
| 地址: | 519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換熱器 空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端蓋結構、換熱器及空調,該端蓋結構包括端蓋本體及第一連接管道,端蓋本體設有端蓋出水口,第一連接管道固設于端蓋本體并與端蓋出水口連通,第一連接管道與端蓋本體呈夾角設置,第一連接管道的軸線與端蓋本體的軸線之間形成的第一夾角為θ,其中30°≤θ≤90°。在使用時,將第一連接管道的軸線與端蓋本體的軸線之間形成的第一夾角,且第一夾具θ滿足30°≤θ≤90°,如此,第一連接管道及與第一連接管道連接的傳輸管道兩者的軸線可以保持在同一直線上,如此,水在往高處輸送時遇到的阻力較小,進而降低空調的損耗,提升空調運行的高效性。可見,上述端蓋結構、換熱器及空調,該端蓋結構、換熱器及空調可以降低管道阻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端蓋結構、換熱器及空調。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用于對節能且運行高效的產品越來越喜愛;作為日常使用的制冷系統,其運行的高效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制冷系統做到高效化,需要從控制、設備選用、系統設計進行把控。
然而,傳統的制冷系統中,由于輸送管的傳輸阻力較大,造成制冷系統自身損耗較大,不利于制冷系統的高效化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針對傳統的制冷系統中輸送管的傳輸阻力較大,造成制冷系統自身損耗較大,不利于制冷系統的高效化運行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端蓋結構、換熱器及空調,該端蓋結構、換熱器及空調可以降低管道阻力,進而降低了因管道阻力帶來的損耗,提升空調運行的高效性。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請涉及一種端蓋結構,包括端蓋本體及第一連接管道,所述端蓋本體設有端蓋出水口,所述第一連接管道固設于所述端蓋本體并與所述端蓋出水口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道與所述端蓋本體呈夾角設置,所述第一連接管道的軸線與所述端蓋本體的軸線之間形成的第一夾角為θ,其中30°≤θ≤90°。
上述端蓋結構在使用時,水沿端蓋出水口排至第一連接管道,通過第一連接管道輸送至用戶末端。傳統的端蓋結構中,第一連接管道的軸線與所述端蓋本體的軸線平行,與該第一連接管道連接的傳輸管道之間需要呈一定的角度才能將水往更高處進行輸送,如此水流在輸送過程中遇到的阻力會很大,增加了空調的損耗,在本申請中,將所述第一連接管道的軸線與所述端蓋本體的軸線之間形成的第一夾角,且第一夾具θ滿足30°≤θ≤90°,如此,第一連接管道及與第一連接管道連接的傳輸管道兩者的軸線可以保持在同一直線上,進而,水在往高處輸送時遇到的阻力較小,進而降低空調的損耗,提升空調運行的高效性。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端蓋結構還包括第二連接管道,所述端蓋本體還設有端蓋進水口,所述第二連接管道固設于所述端蓋本體并與所述端蓋進水口連通,所述端蓋進水口的安裝高度和水泵的出水口的安裝高度差為h,其中,-2cm≤h≤2cm。如此,水泵的出水口與端蓋進水口的安裝高度保持一致,在安裝時,可以通過管道將水泵的出水口與端蓋進水口直連,進而可以省略傳統空調系統中水泵的出水口與端蓋進水口之間的其他連接管道路和連接彎頭,降低管道損耗同時可以降低管道成本和安裝空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端蓋本體包括端蓋延伸段及與所述端蓋延伸段固定連接的端蓋前端段,所述端蓋延伸段設有所述端蓋出水口,所述端蓋前端段設有所述端蓋進水口。如此,通過延長端蓋本體可以進一步降低水的輸送阻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端蓋延伸段沿所述端蓋本體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a,所述第一連接管道的直徑為d,其中,a≥d/sinθ。
另一方面,本申請還涉及一種換熱器,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端蓋結構。
另一方面,本申請還涉及一種空調,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換熱器。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6650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