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635050.0 | 申請日: | 202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7888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彤;夏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江市東興區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411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艾絨 分段 針灸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其中,包括盛放筒和收集筒,所述盛放筒的內壁開設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所述收集筒的外表面設置有外螺紋,放置槽上的內螺紋與收集筒上的外螺紋螺紋連接。其有益效果是,該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通過蛇形伸縮管的設置,可以對盛放筒進行調節,同時也能對盛放筒進行支撐,方便使用,通過固定環和連接環的設置,可以對蓋板和收集筒進行螺紋連接,進行固定,通過觀察窗的設置,可以觀察盛放筒內艾條或者艾絨燃燒的情況,通過親膚層的設置,可以使患者感覺舒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
背景技術
溫針灸作為中醫針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將針刺與艾灸結合使用,為臨床治療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臨床上多使用的是傳統的溫針灸法,即針刺后,直接將艾絨或艾條套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其燃盡后取針或更換艾絨/艾條再點燃后繼續治療,雖然效果顯著,但是在使用艾條或者艾絨進行溫針灸時,因為沒有對艾條或者艾絨燃燒后的灰塵進行收集的裝置,導致艾條或者艾絨燃燒后產生的灰塵容易掉落到患者皮膚上,或者床單上,對患者的皮膚造成傷害,而且有的針灸裝置不能進行調節,導致使用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其解決了沒有對艾條或者艾絨燃燒后的灰塵進行收集的裝置和不能進行調節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包括盛放筒和收集筒,所述盛放筒的內壁開設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所述收集筒的外表面設置有外螺紋,放置槽上的內螺紋與收集筒上的外螺紋螺紋連接,所述盛放筒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和盛放筒的底部均開設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內壁搭接有針體,所述收集筒的底部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針體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針柄,所述針柄穿過第二通孔并位于收集筒內部,所述針柄上套接有艾條,所述收集筒上搭接有蓋板,所述蓋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環,所述收集筒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連接環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固定環上的內螺紋與連接環上的外螺紋螺紋連接,所述盛放筒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蛇形伸縮管,兩個所述蛇形伸縮管的另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底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盛放筒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設置有親膚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吸盤,所述吸盤的數量為多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蓋板、收集筒和盛放筒的底部均設置有散熱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蓋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收集筒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把手,所述蓋板上設置有觀察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通過蛇形伸縮管的設置,可以對盛放筒進行調節,同時也能對盛放筒進行支撐,方便使用。
2、該適用于艾絨或分段艾條的溫針灸裝置,通過固定環和連接環的設置,可以對蓋板和收集筒進行螺紋連接,進行固定,通過觀察窗的設置,可以觀察盛放筒內艾條或者艾絨燃燒的情況,通過親膚層的設置,可以使患者感覺舒適。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江市東興區中醫醫院,未經內江市東興區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6350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