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適用于多種紡織機的紡織加工線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609901.4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62268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陽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金州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7/06 | 分類號: | B65H57/06;B65H57/16;B65H54/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鳴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林潮 |
| 地址: | 562400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多種 紡織機 紡織 加工 束裝 | ||
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適用于多種紡織機的紡織加工線束裝置,包括臺面,所述臺面的上端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固定板的內壁上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轉軸的外部固定連接有均勻分布的線束輪,所述機座帶動上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第三固定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內部設置有線孔。本實用新型中,每個線束輪之間設置有限位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線出現纏繞的情況,其次該線束裝置同時設置有多個線束輪,每個線束輪分別匹配有線孔進行線束,解決了目前只能單一線束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線束的效率,值得大力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適用于多種紡織機的紡織加工線束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我國正處在紡織工業升級的關鍵期間,大批新興的紡織企業正依靠科技進步,參與了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競爭的焦點是產品結構的調整、產品檔次和品質的提高;而解決產品上檔次的根本捷徑是加快織造行業技術進步步伐。
目前在紡織加工過程中在進行線束時常常出現線互相纏繞的情況,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以及浪費,同時目前的線只能單一的進行線束,線束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可適用于多種紡織機的紡織加工線束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適用于多種紡織機的紡織加工線束裝置,包括臺面,所述臺面的上端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主動輪,所述臺面的上端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內壁上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固定板之間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轉動連接在固定板的內壁上另一端貫穿固定板和第一連接塊固定連接有從動輪,所述轉軸的外部固定連接有均勻分布的線束輪,所述固定板的內壁下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塊,所述臺面的右側上端固定連接有機座,所述機座帶動上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螺桿螺紋連接有第三固定塊,所述第三固定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均勻分布的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內部設置有線孔,所述臺面的下端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通過皮條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臺面的左側上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且第一固定塊的右端與第一電機的左側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相鄰線束輪之間設置有限位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螺桿的伸縮距離與線束輪的大小相同。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伸縮桿的兩端均貫穿固定板和第二連接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螺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電機的輸出端上另一端貫穿固定板。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固定塊的數量與線束輪的數量相同。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金州紡織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金州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6099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器械刷洗裝置
- 下一篇:串聯接口安裝的顯示驅動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