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聲微孔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606916.5 | 申請日: | 2020-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41137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光喜;汪希奎;謝偉博;楊立權;劉二博;衛慧娟;呂青青;陳凡;陳紹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頂山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4B1/04 | 分類號: | B24B1/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鼎萬策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黃照倩 |
| 地址: | 467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 微孔 加工 裝置 | ||
超聲微孔加工裝置,包括主軸、超聲發生源、換能器、變幅桿和加工桿,主軸與換能器傳動連接,換能器的輸入端連接超聲發生源,換能器的輸出端連接變幅桿,變幅桿連接加工桿。本實施例所述的微孔加工裝置,在微孔加工的過程中,可通過超聲作用對加工壁面進行適時強化,抑制微孔加工之后的回彈變形,保證孔徑尺寸及孔壁強度,提高微孔加工精度,利于保持孔壁上下部分的尺寸一致性,從而解決傳統擠壓加工微孔的喇叭孔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微孔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聲微孔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微孔(直徑小于10mm)的高精度加工是目前航空航天領域普遍關注的研究難題。傳統方法如擠壓等方式加工的微孔,由于材料塑性變形的影響,微孔底端通常存在變形引起的喇叭口,且塑性變形過程中存在的彈性變形部分容易回彈,擠壓頭也難以取出復位,導致微孔上下端尺寸不一致且精度變差,從而使加工的微孔難以滿足高精度成型要求。采用微型刀具加工的方式,由于刀具尺寸較小而容易引起刀具折斷,造成加工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通過新型的高精度加工方式實現微孔加工,也成為了國內外研究者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超聲微孔加工裝置,通過結合超聲振動特點,讓主軸帶動加工段對微孔進行微擠壓加工的同時,通過超聲作用對成型微孔壁面進行超聲處理,有效解決微孔加工過程中的彈性回彈問題以及精度問題,進而實現微孔的高精度加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超聲微孔加工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超聲微孔加工裝置,包括主軸、超聲發生源、換能器、變幅桿和加工桿,主軸與換能器傳動連接,換能器的輸入端連接超聲發生源,換能器的輸出端連接變幅桿,變幅桿連接加工桿。
換能器外側設置有固定套和連接套,固定套連接于連接套上方,固定套與主軸固定連接。
連接套下方連接有連接盤,連接盤與連接套固定連接。
變幅桿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第一連接桿呈倒錐形,第二連接桿穿過連接盤,且第二連接桿也呈倒錐形,第二連接桿的底端連接加工桿,加工桿呈圓柱形。
加工桿底端設置有球形加工面。
還包括框架,框架上設置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豎直向下設置,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第一絲杠,第一絲杠上螺接有螺母,螺母上連接有滑塊,主軸與滑塊固連。
框架上設置有滑軌,滑塊滑動設置于滑軌內。
在加工桿下方間隙設置有承載板,承載板設置于框架上,承載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固定件。
固定件包括第二絲杠,第二絲杠水平設置,第二絲杠左側螺紋和右側螺紋旋向相反,在第二絲杠的左側螺紋上螺接有左螺母,第二絲杠的右側螺紋上螺接有右側螺母。
左螺母和右螺母上分別連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豎直設置。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變幅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換能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4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頂山學院,未經平頂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6069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