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584865.0 | 申請日: | 202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07639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光明;胡功澤;梅燦;薛世桃;楊飛;丁俊川;周小偉;江詩宇;李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甘寧石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10 | 分類號: | B01F13/10;B01F5/10;B01F7/16;B01F13/02;B01F15/02;B01F15/04;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206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碳酸酯 原料 混合 裝置 | ||
1.一種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間混合槽(1),中間混合槽(1)外部設置有液態碳酸二苯酯(2),中間混合槽(1)外部設置有液態雙酚A(4),中間混合槽(1)內設置有均混器(6),均混器(6)內設置有攪拌軸(7),攪拌軸(7)外周設置有從動錐齒輪(8),中間混合槽(1)殼體內設置有第一軸承(9),中間混合槽(1)頂部設置有電機(10),電機(10)一側設置有主動錐齒輪(11),攪拌軸(7)底部設置有攪拌槳(12),攪拌軸(7)內部貫穿設置有氣體通道(16),攪拌槳(12)上設置有充氣口(17),均混器(6)底部設置有均混槽(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均混器(6)頂部設置有尾氣管(18),尾氣管(18)一端設置有真空系統(1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液態碳酸二苯酯(2)與中間混合槽(1)之間設置有第一進料管(3),液態雙酚A(4)與中間混合槽(1)之間設置有第二進料管(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均混器(6)與均混槽(20)中間設置有隔板(21),均混器(6)與均混槽(20)之間固定連接有溢流管(22),溢流管(22)的開口高度應與均混器(6)頂部保持一致,均混槽(20)內部設置有遠傳液位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中間混合槽(1)底部設置有出料管(23),出料管(23)上設置有液位調節閥(24),出料管(23)上設置有第二泵體(25),出料管(23)一端設置有配料緩沖槽(2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液態碳酸二苯酯(2)、液態雙酚A(4)外部分別設置有泵體,液態碳酸二苯酯(2)、液態雙酚A(4)內部原料經泵體抽取進入均混器(6)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電機(10)通過導線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電機(10)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中間混合槽(1)頂部,從動錐齒輪(8)固定焊接在攪拌軸(7)外周,從動錐齒輪(8)與主動錐齒輪(11)齒輪嚙合傳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中間混合槽(1)一側設置有氮氣罐(13),氮氣罐(13)一側設置有第一泵體(14),第一泵體(14)一側設置有進氣管(15),氮氣罐(13)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中間混合槽(1)一側,第一泵體(14)通過導線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進氣管(15)與氣體通道(16)貫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充氣口(17)等距離均勻分布在攪拌槳(12)上,充氣口(17)的數量為若干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原料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中間混合槽(1)外部設置有熱媒外半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甘寧石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甘寧石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5848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拆卸的巖棉瓦楞板房
- 下一篇:一種高性能瀝青砼芯厭氧存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