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545239.0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7302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栗波;徐甜;李冬保;高凈凈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中南智能工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53 | 分類號: | B23K37/053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 |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撐裝置,包括支承平臺、驅動元件、內撐塊;所述內撐塊有多個,多個所述內撐塊均勻分布在所述支承平臺的外周邊緣處,且每個所述內撐塊的外周邊緣具有內撐面;所述驅動元件與所述內撐塊相連接,所述驅動元件驅動每個所述內撐塊沿所述支承平臺的徑向作往復運動。驅動元件使內撐塊作往復運動,對攪拌筒筒節內表面矯形和穩固;內撐塊通過機加工,加工出上下2個不同曲面來適應攪拌筒筒節的內表面;采用內撐裝置自動內撐加人工點焊的形式,既可通過內撐裝置自動矯正對接焊縫的圓度,又可保證在組對過程中因其它不利因素造成的組對變形,同時在可以保證產品組對精度和焊接質量的前提下有效的減少了人工的工作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筒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撐裝置。
背景技術
工程機械領域內,攪拌筒主要用于攪拌車的筒體組成部分,不同的筒節之間的拼接精度影響著攪拌筒的整體強度,精度不高會導致攪拌筒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強度不夠而發生開裂,嚴重影響攪拌車的使用壽命,且極易發生人員安全事故。
傳統攪拌筒的焊接生產,大多不借助自動化工裝,而是由人工直接操作并焊接,人工焊接的焊縫不達標的概率幾率非常大,導致產品不合格而返修的幾率大大增加,而且焊接時人工隨意性太大,來件規格太多,無法形成批量生產,不僅對企業而言會增加人力和經濟成本,還無法滿足市場對該產品的需求。
傳統攪拌筒立式組對采用鋼結構籠進行外抱箍圓、人工天車吊裝組對點焊,存在如下問題:1)只采用了外抱手動工裝抱緊箍圓,忽視了平板卷圓內凹導致的組對結合面圓度精度不達標;2)單一的外抱缺少必要的內撐機構,使得攪拌筒的圓度誤差大,大大減少了攪拌筒的使用壽命;3)每款型號對應一款工裝,工裝數量多,人工切換工裝以及吊裝工裝麻煩;4)非自動化的工裝,完全依靠人工借助外力矯形對接焊縫,使得人工每次操作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圓度誤差,導致攪拌筒的重復精度低;5)人工工作強度大,效率低下,操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攪拌筒的組對裝配、焊接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內撐裝置,該內撐裝置可同時兼容不同規格產品的筒節組立,且能自動矯正對接焊縫的圓度,提高了組對效率和焊接精度,降低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撐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包括支承平臺、驅動元件、內撐塊;
所述內撐塊有多個,多個所述內撐塊均勻分布在所述支承平臺的外周邊緣處,且每個所述內撐塊的外周邊緣具有內撐面;
所述驅動元件與所述內撐塊相連接,所述驅動元件驅動每個所述內撐塊沿所述支承平臺的徑向作往復運動。
驅動元件使內撐塊作往復運動,可使內撐塊對攪拌筒筒節內表面矯形和穩固;內撐塊通過機加工,加工出上下2個不同曲面來適應攪拌筒筒節的內表面,采用內撐裝置自動內撐加人工點焊的形式,既可通過內撐裝置自動矯正對接焊縫的圓度,又可保證在組對過程中因其它不利因素造成的組對變形,同時在可以保證產品組對精度和焊接質量的前提下有效的減少了人工的工作量。
進一步的,每個所述內撐塊上的內撐面有多個,所述內撐塊能在所述支承平臺上轉動。由于一個內撐塊具有多個內撐面,內撐塊通過在支承平臺上轉動,使內撐塊可以快速切換另一個內撐面,因此可加工出多種型號攪拌筒筒節的內適應面,在組對不同攪拌筒產品時可以有效的提高組對效率和組對精度
進一步的,所述內撐面相對于所述支承平臺所在平面具有傾斜角度,每個所述內撐塊上多個內撐面的傾斜角度不同。由此可以加工出多種不同型號的攪拌筒筒節的內適應面。
進一步的,所述內撐塊上設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支承平臺上設有多個第二定位孔,所述內撐塊通過定位件與所述支承平臺上的第二定位孔相連接。內撐塊上的第一定位孔通過與不同的第二定位孔的位置配合形成不同位置的連接,由此切換位于外周邊緣處的內撐面,形成不同型號的攪拌筒筒節的內適應面,以組對不同的攪拌筒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中南智能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湖南中南智能工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5452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