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497029.9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85163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改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中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東方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7 | 分類號: | A61G7/07;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式 腦血管 造影 術后 護腰墊 | ||
1.一種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包括護腰墊(1)和用于控制護腰墊(1)往復移動的控制箱體(2),所述控制箱體(2)內設有工作腔(21),所述工作腔(21)內設有扇形齒輪(22),所述扇形齒輪(22)的上方設有與扇形齒輪(22)嚙合連接且可水平移動的第一傳動齒條(23),所述扇形齒輪(22)的下方設有與扇形齒輪(22)嚙合連接且可水平移動的第二傳動齒條(24),所述控制箱體(2)內對應于扇形齒輪(22)的一側設有與第一傳動齒條(23)嚙合連接的第二傳動齒輪(26),所述扇形齒輪(22)的另一側設有與第二傳動齒條(24)嚙合連接的第一傳動齒輪(25),所述第一傳動齒輪(25)上設有與護腰墊(1)的一段連接的第一連接件(251),所述第二傳動齒輪(26)上設有與護腰墊(1)的另一段連接的第二連接件(26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齒條(23)的上端面上設有第一限位滑塊(231),所述工作腔(21)的頂部設有用于供第一限位滑塊(231)移動的第一限位滑槽(211),所述第二傳動齒條(24)的下端面上設有第二限位滑塊(241),所述工作腔(21)的底部設有用于供第二限位滑塊(241)移動的第二限位滑槽(2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211)內設有與第一限位滑塊(231)連接的第一復位彈簧(213),所述第二限位滑槽(212)內設有與第二限位滑塊(241)連接的第二復位彈簧(2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21)的內壁上設有用于驅動扇形齒輪(22)旋轉的驅動電機(215),所述扇形齒輪(22)上的嚙齒圈數小于二分之一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齒輪(25)的直徑和第二傳動齒輪(26)的直徑均小于扇形齒輪(22)的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體(2)的兩側分別設有與工作腔(21)連通的第一開口(27)和第二開口(28),所述第一開口(27)內設有與第一連接件(251)配合的第一滑輪(271),所述第二開口(28)內設有與第二連接件(261)配合的第二滑輪(28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齒輪(25)上設有用于供第一連接件(251)纏繞的第一環形槽(252),所述第二傳動齒輪(26)上設有用于供第二連接件(261)纏繞的第二環形槽(262)。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護腰墊(1)的倚靠面上設有多個按摩凸點(11),所述護腰墊(1)的兩端均設有連接環(12),所述第一連接件(251)的端部和第二連接件(261)的端部分別設有與連接環(12)連接的第一連接扣(253)和第二連接扣(26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腦血管造影術后護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體(2)的頂部設有磁性件(2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中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東方醫院),未經浙江省中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東方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49702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易控型水浴加熱玻璃制反應容器
- 下一篇:一種可調轉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