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環境設計用除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453233.0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209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蔡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D46/10 | 分類號: | B01D46/10;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誠化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劉英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境設計 裝置 | ||
1.一種環境設計用除污裝置,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將殼體(1)分隔為左腔(3)與右腔(4),所述左腔(3)的內部設有除塵機構(5),所述除塵機構(5)包括吸氣管(51),所述吸氣管(51)的右側貫穿殼體(1)的左壁并與殼體(1)的左壁固定套接,所述吸氣管(51)的內部設有風機(52),所述吸氣管(51)的右側設有濾板(53),所述濾板(53)位于分隔板(2)的左側,且濾板(53)的端部與殼體(1)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濾板(53)的右端固定安裝有振動機(531),所述濾板(53)下側的左壁開設有插槽(532),所述濾板(53)下端的左側設有集塵盒(54),所述集塵盒(54)的右端與插槽(532)相卡接,所述集塵盒(54)左端的下側設有輔助輪(55),所述輔助輪(55)的下端與殼體(1)下壁固定連接,所述集塵盒(54)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桿(56),所述固定桿(56)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固定塊(57),所述固定塊(57)的左端固定安裝有拉環(571),所述固定塊(57)的側邊設有第一移動槽(58),所述第一移動槽(58)開設于殼體(1)的左壁,且第一移動槽(58)的內壁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圈(59),所述右腔(4)的內部設有凈味機構(6),所述凈味機構(6)包括排氣管(61),所述排氣管(61)的左側貫穿殼體(1)的右壁并與殼體(1)的右壁固定套接,所述排氣管(61)上設有氣泵(62),所述氣泵(62)通過底座與下端固定板(621)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621)的左端與殼體(1)外壁固定連接,所述排氣管(61)左端的側邊設有集氣殼(63),所述集氣殼(63)的右端與殼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集氣殼(63)的上壁開設有放置槽(631),所述放置槽(631)的內部設有活性炭盒(64),所述活性炭盒(64)的下側設有力臂(65),所述力臂(65)的右端與集氣殼(63)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活性炭盒(64)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拉塊(66),所述拉塊(66)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提手(661),所述拉塊(66)上端的側邊設有第二移動槽(67),所述第二移動槽(67)開設于殼體(1)的上壁,且第二移動槽(67)的內壁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圈(6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境設計用除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上開設有多個通孔(21),多個所述通孔(21)在分隔板(2)上呈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境設計用除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底部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萬向輪(11),所述殼體(1)右上端的前后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推手(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境設計用除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盒(54)呈棱柱型無頂的中空盒體結構,所述拉環(571)呈半圓形的環體結構,且拉環(571)位于固定塊(57)左端的中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境設計用除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氣殼(63)棱柱型中空腔體結構,所述力臂(65)呈倒置的“L”型桿體結構,且力臂(65)位于活性炭盒(64)下側的中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境設計用除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塊(66)呈“T”型結構,所述拉塊(66)的上側呈棱柱型板體結構,所述拉塊(66)的下側呈圓柱型桿體機構,且拉塊(66)的下側位于位于活性炭盒(64)上端的中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未經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45323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開關設備的測試系統
- 下一篇:一種一體成型的光纖傳感器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