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切管機自動化卸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87862.8 | 申請日: | 2020-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857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庶;余勤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云順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33/00 | 分類號: | B23D33/00;B23D21/00;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弘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95 | 代理人: | 劉錦霞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切管機 自動化 卸料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切管機自動化卸料裝置,應用在切管機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底座與設于底座上兩側的支撐板,兩塊支撐板的頂側上設有工作臺,工作臺上的一側安裝有切管機,工作臺開設有凹孔,凹孔內相配合設有放置板,放置板的沿長度方向的一側設有擋板,底座上位于放置板下方設有升降氣缸;具有的技術效果是:使得放置板傾斜向下,管件下滑到底板上,方便快捷將管件整齊從工作臺上卸料下來,減少管件損壞的可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切管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切管機自動化卸料裝置。
背景技術
切管機的原理是通過氣推油式的互相配合,由電器系統控制氣壓系統的運動方向,推動油路作直線往返運動,在往返運動中,從拖板限位所檢測到的信號作依據,控制和改變氣油路運動,從而達到預期的走刀路線。
現有技術中,切管機切料時需要將切割后的物卸料時,通常會利用機械手下料的方式,但是因為機械手下料的時候,機械手抓取的位置不能根據管件的長度進行自動改變,這使得在下料移動過程中不能準確抓取管件的中心位置,很容易出現管件掉落的現象,容易造成管件的損壞和卸料的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切管機自動化卸料裝置,其優點是:可以自動化將管件卸料,使得管件整齊放置在地面上,減少管件損壞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切管機自動化卸料裝置,包括底座與設于底座上兩側的支撐板,兩塊所述支撐板的頂側上設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的一側安裝有切管機,所述工作臺開設有凹孔,所述凹孔內相配合設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沿長度方向的一側設有擋板,所述底座上位于放置板下方設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的頂側上設有正反轉電機,所述正反轉電機的輸出端同軸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放置板的底壁上與轉軸位于同一豎直面處設有固定環,所述轉軸從固定環內穿過。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工作臺上的管件切割完成后,將管件整齊擺放在放置板上,驅動正反轉電機逆時針轉動,使得管件傾斜向下與擋板相抵觸,擋板對管件起到阻擋作用,減少管件在移動過程中掉落下去的可能,驅動升降氣缸向下移動,升降氣缸帶動放置板向下移動,當放置板移動到底板時,驅動正反轉電機順時針轉動,使得放置板傾斜向下,管件下滑到底板上,方便快捷將管件整齊從工作臺上卸料下來,減少管件損壞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設有與工作臺相抵觸的推板,所述推板的長度大于凹孔的長度。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啟動驅動氣缸,驅動氣缸推動推板移動,推板將切管機切管時產生的廢屑從凹孔內掃落,減少廢屑大量堆積在工作臺上帶來切管機工作不便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的底壁上位于凹孔的邊沿處鉸接有垃圾箱。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廢屑從工作臺上掃落下來,掉入到垃圾箱內,垃圾箱對廢屑起到收集作用,避免廢屑直接排放到外界帶來環境污染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上放置有頂側帶有開口的管件收集箱,所述管件收集箱位于凹孔的下方。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管件從放置板上滑下去時,落入到管件收集箱內,管件收集箱對管件起到收集作用,減少管件隨意放置在底板上而占用大量空間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管件收集箱的底壁上設有若干根緩沖彈簧,若干根所述緩沖彈簧的另一側共同連接有橡膠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管件掉落到管件收集箱內,管件掉落到橡膠板上,橡膠板對管件起到保護作用,緩沖彈簧對掉落到橡膠板上的管件起到減震作用,減少管件由于大幅度的震動而損壞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的底壁上沿凹孔的四側邊沿處均設有套環,所述放置板的底壁上沿四側分別設有與四個套環相掛接的掛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云順鋼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云順鋼管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8786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