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87522.5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36452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稱意;鄧正苗;李多;劉秋鋒;胡國權;謝永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3/00 | 分類號: | G01N13/00;G01N1/14;G05D23/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岑海梅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控 透明 漂浮 采樣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其中,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包括浮體和固定在浮體上的采樣箱,采樣箱靠近水體一端為敞口端面,遠離水體一端為封閉端面。采樣箱上設有對其進行溫度控制的升溫控制單元,所述升溫控制單元包括制冷模塊、溫度傳感器、溫度控制器和散熱模塊。所述溫度傳感器、制冷模塊和散熱模塊分別和所述溫度控制器通過導線連接。制冷模塊以降低采樣箱內的溫度,散熱模塊以排出制冷模塊散發的熱量。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采樣箱內溫度并發送到溫度控制器,溫度控制器控制制冷模塊和散熱模塊啟閉。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控制采樣箱內氣體的升溫,避免氣體溫度受陽光照射的影響,使測定結果更準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體與大氣間交換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
背景技術
在水庫、池塘、河流、湖泊等水體與大氣間持續進行著二氧化碳(CO2),氧氣(O2)、甲烷(CH4)、硫化氫(H2S)、氧化氮(NOx)等氣體的交換,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是對上述氣體交換通量測定的基本設備,即測定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氣體質量。
現有的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主要由采樣箱和浮體組成,采樣箱固定在浮體上,采樣箱包括封閉端和敞口端。使用時,將采樣箱的敞口端扣在水面上,使采樣箱的敞口端浸入水中,并通過浮體的浮力使采樣箱漂浮在水面上。水體內部、以及水體與大氣界面之間會發生生物、物理和化學過程。一定時間后,采樣箱內的目標氣體的濃度發生改變。測定人員分別在開始時(即T0)、經過一定的時間間隔(T1、T2、T3、……Tn)后分別對采樣箱內的氣體采樣,并對目標氣體的濃度進行測定,依據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內的氣體在間隔前后的濃度變化,計算出水體與大氣間的目標氣體交換通量。
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在使用過程中,在陽光的照射下,采樣箱內會出現“溫室效應”,該“溫室效應”使采樣箱內的氣體溫度明顯甚至劇烈升高,造成氣體的體積膨脹,干擾采樣箱內的氣體和水體之間的交換,使采樣測定結果出現誤差,甚至是難以消除的偏差。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其解決了現行的透明漂浮采樣箱在使用時,因陽光照射造成采樣箱內溫度升高,導致氣體體積膨脹所引起的測定誤差的技術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溫控透明漂浮采樣箱,包括采樣箱和浮體,所述采樣箱固定在所述浮體上,所述采樣箱靠近水體的一端為敞口端面,所述采樣箱遠離水體的一端為封閉端面。
其中,所述采樣箱上設有對其進行溫度控制的升溫控制單元,所述升溫控制單元包括制冷模塊、溫度傳感器、溫度控制器和散熱模塊。
所述溫度傳感器、制冷模塊和散熱模塊分別和所述溫度控制器通過導線連接。
所述制冷模塊用以降低采樣箱內的溫度,所述散熱模塊用以排出制冷模塊散發的熱量。
所述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采樣箱內的溫度并將該溫度信息發送到所述溫度控制器,所述溫度控制器控制所述制冷模塊和所述散熱模塊的開啟和關閉。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制冷模塊包括制冷片、導冷片和風扇。
所述制冷片包括相互平行的制冷端面和散熱端面,所述散熱端面位于所述采樣箱的封閉端面的外側,所述制冷端面位于采樣箱的封閉端面的內側。
所述導冷片貼合于所述制冷片的制冷端面。
所述風扇固定在采樣箱內并位于所述導冷片的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未經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875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施工用可拆卸式支架
-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物流冷源預置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