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纖激光束勻光整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84132.2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04207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袁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吉斯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09 | 分類號: | G02B27/0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于建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馬田街道馬***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激光束 整形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纖激光束勻光整形裝置,涉及醫用激光技術領域。包括與激光治療機相連接的激光光纖,還包括直角三棱鏡、導光晶體,直角三棱鏡包括第一直角面和第二直角面,激光光纖設置于第一直角面的一側,導光晶體設置于第二直角面的一側;激光光纖與導光晶體呈90°布設;激光治療機發出的激光束依次經過激光光纖、直角三棱鏡、導光晶體。該激光束勻光整形裝置結構簡單,采用等腰直角三棱鏡作為導光轉向元件,激光束傳輸效率高,輸出光斑能量分布均勻,且裝置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使用安全可靠;在對多毛癥的治療上有十分顯著效果,為患者帶了極大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用激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纖激光束勻光整形輸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激光醫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光纖激光器與采用光纖耦合輸出的激光治療機在醫療美容上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針對多毛癥治療即激光脫毛有顯著效果。然而該類型激光器受光纖彎曲最小曲率半徑的限制,光纖終端輸出光束通常需要附加光學元件進行光束轉向,并通過導光晶體對光束進行導光整形,形成一定尺寸的均勻光斑用于對患者的治療。
通常的光纖輸出的激光束轉向采用兩種方式,分別是采用導光管轉向和45°反射鏡轉向。如圖1所示,激光光纖1一端與激光器11相連接,激光光纖1另一端再加一段彎曲的光纖(光波導)進行轉向,彎曲的角度θ幾乎接近90°,轉向后的激光束照射入導光晶體6,該方式很容易導致激光從彎折部分的側面泄露出來(如圖2中箭頭所示),且該方式激光束傳輸效率較低,容易降低激光束質量。
如圖2所示,光纖輸出的激光束轉向采用45°反射鏡轉向的方式。反射鏡轉向雖然優點是結構緊湊,但是光纖輸出光束本身為發散光束,入射角范圍較大,反射易受入射角的影響。針對目前普遍采用的介質膜反射鏡作為轉向反射鏡,轉向后的激光束入射至導光晶體6;由于反射鏡距離光纖端面很近,激光峰值功率高,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反射鏡12上前反射面121的高反介質膜損壞,一旦高反介質膜損壞,激光束直接透過反射鏡12從后反射面122反射出來,導致激光泄漏到達治療手柄或其他地方,輕則導致燒壞治療手柄塑膠外殼,重則可能使激光穿出燒壞的治療手柄塑膠外殼對操作者造成人體傷害。
另外,目前用于激光束整形的導光晶體通常采用一段式晶體并且直接利用導光晶體一端斜切45°形成導光反射面作為轉向反射鏡使用,由于轉向反射面與導光晶體為一體,在導光晶體通光面通常需要附加制冷功能以冷卻皮膚表面,所以常使用人工藍寶石等高導熱材料作為窗口;但是窗口內壁很容易結露,經熱傳導造成轉向反光面結露,降低了光束傳輸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激光束傳輸效率高,輸出光斑能量均勻,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使用安全可靠;在對多毛癥的治療上有十分顯著效果,為患者帶了極大的便利性的光纖激光束勻光整形輸出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光纖激光束勻光整形裝置,包括與激光治療機相連接的激光光纖,還包括直角三棱鏡、導光晶體,所述直角三棱鏡包括第一直角面和第二直角面,所述激光光纖設置于第一直角面的一側,所述導光晶體設置于第二直角面的一側;所述激光光纖與導光晶體呈90°布設;激光治療機發出的激光束依次經過激光光纖、直角三棱鏡、導光晶體。
優選的,所述直角三棱鏡為等腰直角三棱鏡。
優選的,所述導光晶體包括上通光面,所述上通光面與第二直角面相對應,激光束從上通光面入射至導光晶體,所述第一直角面、第二直角面、上通光面上鍍設有高增透膜。
優選的,所述導光晶體采用長方體結構的勻光管,所述上通光面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所述導光晶體與射出第二直角面的激光束同軸心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吉斯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吉斯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841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