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TBM隧道多功能濕式除塵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68665.1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8233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生;黃永生;張廉卿;陳雷;劉源;寇建;趙康林;司玉迪;廖仕偉;李宇江;馮飛;江春明;侯永強;譚維;劉安東;吳仕超;路易;楊志永;馬曉;王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隧道集團二處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6 | 分類號: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開陽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李玉賓 |
| 地址: | 065200 河北省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bm 隧道 多功能 除塵 設備 | ||
一種TBM隧道多功能濕式除塵設備,涉及TBM工程技術領域,包括除塵風機、連接管、煙囪、以及濕式除塵設備,除塵風機與連接管連接,連接管與煙囪連接,濕式除塵設備包括圓柱形的殼體、設于殼體頂端的電機、設于殼體內的濾網機構、供水裝置、加熱裝置、循環除塵裝置、以及沉降回收裝置。本新型通過水蒸氣的循環利用進行濕式除塵,有效節約了水源,且除塵的同時不影響工作,能夠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設置多組循環除塵裝置,可使TBM隧道內的灰塵得到充分凈化。
技術領域
本新型涉及TBM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TBM隧道多功能濕式除塵設備。
背景技術
TBM隧道施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灰塵,由于隧道的空間狹窄,且相對封閉,灰塵難以快速排出,導致隧道內的環境污染較大,危害到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現有的除塵設備分為干式除塵設備和濕式除塵設備,也有二者混合應用的,其中濕式除塵設備多通過高壓噴頭噴出水霧除塵,這種方式多需要在工人休息的時間操作,以避免工人被水霧淋濕,另外,經過噴淋后,場地濕滑,也會影響到施工進程,因此,實際上這種濕式除塵方式有很大局限,其體現為,1、工人工作的時間內,其實是真正需要除塵的時間段,因為此時灰塵對工人的身體影響最大;2、除塵影響到施工進度,而且會耗費很多水源,這會導致濕式除塵的應用率降低,甚至流于形式。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新型提供了可循環利用水源,且可以隨時應用的一種TBM隧道多功能濕式除塵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TBM隧道多功能濕式除塵設備,包括除塵風機、連接管、煙囪、以及濕式除塵設備,所述的除塵風機的出風口與連接管的左端連接,所述連接管的右端與煙囪的底部連接,所述的濕式除塵設備包括圓柱形的殼體、設于殼體頂端的電機、設于殼體內的濾網機構、供水裝置、加熱裝置、循環除塵裝置、以及沉降回收裝置,所述的電機的輸出軸貫通殼體的頂部并與濾網機構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的殼體內的下部設有注水倉,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環繞注水倉且與殼體的內壁表面一體成型的環形壁,以及設于環形壁內的電熱絲,所述的環形壁由導熱材料制成,所述的供水裝置包括設于環形壁上方的殼體側壁上的進水管、及水泵,所述的水泵的進水端與水源管連接,出水端與進水管位于殼體外側的進水口連接,所述的循環除塵裝置包括設于殼體外表面一側的進氣管、設于進氣管對側的殼體外表面的出氣管,所述的出氣管的一端通過第一接頭與殼體內部連通,另一端連接有第一除塵倉,所述的進氣管的一端通過第二接頭與殼體內部連通,另一端連接有第二除塵倉,所述的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通過連接管串聯,在第一除塵倉和第二除塵倉之間還連接有通氣管,所述的進氣管內設有第一風機,出風管內設有第二風機、通氣管內設有第三風機,所述的沉降回收裝置包括漏斗形的沉淀池、以及收集桶,所述的沉淀池的頂端與殼體的底端連通,所述的沉淀池底端設有排污口,在排污口處設有閥門,所述的收集桶與排污口相對,所述的殼體通過支架安裝于地面上,所述的除塵風機、電機、水泵、第一風機、第二風機、第三風機分別與電源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濾網機構包括圓形的頂板和底板,連接于頂板下表面邊緣及底板上表面邊緣之間的連接柱,所述的連接柱有多個,并與頂板和底板一起構成濾網機構的圓柱形骨架,所述的圓柱形骨架外側固定設有濾網,所述的頂板的上端面中心處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的輸出軸、頂板、底板、及殼體同軸,所述的圓柱形骨架的下端延伸入注水倉內。
優選的,所述的殼體內的頂部還設有圓板,所述的圓板的下端面設有圓形滑槽,所述的頂板的上端面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與圓形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的圓形滑槽與殼體同軸。
優選的,所述的底板的下端面中部還連接有豎軸,所述的豎軸的端部還連接有攪拌尺。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之間的殼體的側壁內表面還對稱設有毛刷機構,所述的毛刷機構將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隔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隧道集團二處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隧道集團二處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686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